摘要:1959年,老电影《战上海》上映,当年这部《战上海》看得我们热血澎湃,许多老朋友应该还记忆犹新,看了《战上海》,孩童的我们玩打仗游戏时,常常用到两句台词,一是“向大上海,前进!”!一是“汤司令到!”这两句台词最为流行,可谓是当年的童年乐趣。一说到这句台词,众多
1959年,老电影《战上海》上映,当年这部《战上海》看得我们热血澎湃,许多老朋友应该还记忆犹新,看了《战上海》,孩童的我们玩打仗游戏时,常常用到两句台词,一是“向大上海,前进!”!一是“汤司令到!”这两句台词最为流行,可谓是当年的童年乐趣。一说到这句台词,众多久违的画面便袭上心头。
电影第一个震撼的场面,就是方军长站在吉普车上挥手高呼:“向大上海,前进!”然后,推出占据整个画面的三个大字——“战上海”。
该片根据上海解放的史实改编,王冰导演,丁尼、高岩、李舒田、王润身、张良主演,讲述了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包围上海,与盘踞在上海的国民党30万军队英勇作战,最终攻占上海的辉煌故事。
老演员丁尼,1918出生在济南,是著名话剧与影视表演艺术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话剧团演员,在《战上海》中饰演 “方军长”。著名演员王润身出演赵永生,曾在《董存瑞》中扮演董存瑞的张良出演小罗,曾在《白毛女》中扮演王大婶的胡朋出演赵妈妈,曾在《丰收》中扮演村支书的李舒田出演肖师长等。著名演员刘季云、石存玉、言小朋等,也都纷纷出镜,扮演了敌方阵营的刘义、韩军长、巴队长等角色。王孝忠主动在其中出演了一个类似背景板的龙套角色。
在《战上海》中,对敌方人员的描写尤为精彩,汤云甫、刘义、邵壮、韩军长、屠局长、巴队长等角色个个栩栩如生,又人各有貌。尤其是如王斑饰演的汤司令、刘季云饰演的刘军长、唐克饰演的邵军长、石存玉饰演的韩军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刘义的老谋深算,邵壮的盛气凌人,演得入木三分,而王斑饰演的汤司令最让人难忘。
影片把这些人从垂死挣扎到彻底失败的复杂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战上海》中,最流行的“台词”还是那句“汤司令到!”。
汤司令汤云甫的原型是时任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汤恩伯也不是“草包司令”,他是黄埔系骨干将领,曾经是国民党二十军团的军团长,是陆军中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率领所部在怀来、南口至居庸关一线与日军血战十日,杀伤大量日军,后升任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凭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地区。1949年4-5月,在上海战役中战败,率残部溃退厦门。5月任厦门指挥所主任,7月任金门县厦门防卫部主任,8月任福建省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后由金门去台湾,任台湾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50年,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1954年去世。
扮演汤司令汤云甫的演员,名叫王斑,是来自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一位表演艺术家。王斑,1913年出生于河北滦县,原名王露,他曾先后在大道剧社、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国万岁剧团、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以及永华影片公司做演员。解放后,在《生与死》中饰演了杨父、《黄花岭》中饰演了李春堂、《风暴》中饰演了魏学清、《战上海》中饰演了汤云甫、《暴风骤雨》中饰演了杜善人、《青年鲁班》中饰演了高师傅等角色。
王斑老师饰演汤司令的霸道、凌厉和杀气,以及韩军长抱着他大腿苦苦哀求的影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1974年,老艺术家王斑老师因病去世,年仅61岁。
向“汤云甫”跪地求饶的所谓“韩军长”,其原型很有可能是当时国民党军第12军军长舒荣。电影中,敌军作战失利,汤司令面对韩军长,气急败坏:你的部队?你的阵地呢?说完,凶狠地扇了韩军长一记耳光。然后,大喊来人,两名行刑官走过来,韩军长猛地跪在汤云甫面前哭喊着哀求:汤司令,汤司令!请你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你不能这样!汤司令,我跟随你20多年啊!汤司令啊,汤司令啊……
真实的舒荣在上海战役中并没有被“执行军法”,而是于1949年5月24日率领12军残部经海运撤去了舟山。1974年,舒荣在高雄病逝。
影片中那位嫡系军长“邵壮”可谓是最为嚣张的角色,一天到晚穿着笔挺的军装,蓄着精致的小胡子,甩着一根小手杖,四处吆五喝六的发表演讲,毫无顾忌的讥讽杂牌将领。
这位“邵壮”军长的原型,就是当时驻守上海的国民党军第37军军长罗泽闿。这位罗军长当时在上海的嚣张,与电影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要说那些杂牌将领们,就是上海守军的最高指挥官、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也对他头疼不已。
饰演“邵壮”军长的是著名演员唐克,他是山东省人,1923年生,1938年入伍,入伍后被挑选进了八路军115师的“战士剧社”。建国初期调入总政“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电影导演,1964年唐克调到广州军区,后任汕头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唐克一生演过相当多的舞台戏,上世纪50年代的《保卫和平》得到了中央文化部的奖励,先后在《熊迹》、《蓝色档案》、《吉鸿昌》、《闪光的剑》等八九部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唐克先后3次被毛主席接见,同时也被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过。
2004年,唐克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2岁。
观众对《战上海》电影中国民党军长刘义印象很深,刘义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名字为刘昌义。
刘昌义将军是河北任丘人,生于1905年,西北军军官学校高级班毕业。1945年任国民党第1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9年1月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兼北区兵团司令,4月代理第51军军长,5月25日在上海率部起义。上海战役结束后,刘昌义先到华东军官训练团学习,后被安排为上海市救济委员会任顾问。他属下的大部分官兵被改编为“三野”的解放军,南下作战。刘昌义将军后任民革上海市委常委兼对台工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他于1994年去世。
饰演刘义的是八一厂的刘季云老师,他正面角色和反派形象都能演,是个多面手,是八一厂资历最深的演员。他表演基本功扎实,演技出神入化。刘季云老师塑造的刘义,那老谋深算的眼神,和富有层次的演绎,那句“第五次反围剿有我,曲线救国有我,建立无人区有我,全力进攻山东也有我,想不到转战一生,到头来落得个替死鬼的下场,这才叫罪有应得啊!”的台词,更是令人记忆犹新。
刘季云老师1910年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喜爱文艺,从小随姨父著名京剧演员龚云甫学习老旦,后来又拜文亮臣为师,在传统艺术中得到熏陶。1938年参加八路军,并参加著名的上党战役,之后于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刘季云老师被授中校军衔,是当时八一厂演员中军衔最高的。
刘季云老师演完《战上海》后,又出演了《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夺印》、《秘密图纸》等多部影片,塑造了多个令人难忘的反派形象。
刘季云老师于1971年病逝,时年才60岁。
来源:一娱一乐一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