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投融之夜活动上,首届“中国(成都)电影投融资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启动,将常态化开展优质影视项目征集活动,通过“平台+内容+基地+智库”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构建覆盖电影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助力成都影视产业建圈强
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4月22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投融之夜活动上,首届“中国(成都)电影投融资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启动,将常态化开展优质影视项目征集活动,通过“平台+内容+基地+智库”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构建覆盖电影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助力成都影视产业建圈强链。
电影产业是人才与资金双密集的行业,投融资活动形成的资金流动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行动计划的核心部分,“中国(成都)电影投融资服务平台”当天签约成立,设在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该平台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成都电影集团、成都高投兴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与知名金融、基金和影投机构共建,将整合全国金融资本与影视资源,建立“基金池+项目池”双向赋能机制,为优质项目提供从资金匹配到拍摄落地的全周期服务。
项目从何而来?成都高投兴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俊介绍,将面向全国的开发期、创作期、制作期电影项目,分阶段进行征集和评选,并设置“扶持金+资源服务包”机制,对优质项目给予最高总投资额30%的投资或融资服务,助力优秀作品从创意走向大银幕。
活动现场,中国电影投融资研究院揭牌成立,落地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将聚焦电影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风险评估、市场趋势预测及政策法规研究等领域,依托四川影视文创城和中国电影基金会女性电影专项基金,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智库平台,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电影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智力支撑,推动影视产业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行动计划,让更多像‘饺子’导演这样的创作人才被看到,为中国电影‘新力量’提供广阔的成长舞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
作为成都高新区和成都市大邑县结对联动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正全力构建电子信息、数字文创、现代农业3大特色产业,重点布局低空经济、绿色氢能2大潜力赛道,持续提升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N个新兴赛道的“3+2+N”产业体系。以此次行动计划发布为契机,该科技园将推动建设集影视创作、孵化、制作等机构及行业资源为一体的影视投融资示范园区,推动优质“四川造”文化产品不断涌现。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左权中影国际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