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北京丨来北京看电影!探寻电影市场的“流量密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2 09:38 1

摘要:2011年的春天,北京第一次以电影季的名义向世界发出邀请函,2013年,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主竞赛单元,并确定了奖项的名称为“天坛奖”,转眼间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走过14个年头,今年的北影节也有了更多亮点。

从北京国际电影节出发

北京电影

还能制造哪些惊喜?

MEMORY

2024

来北京 看电影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

《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

中国影史票房总榜榜首

究竟有何深层次原因?

如何让经典影片融入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

实现电影全产业链延伸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有何亮点?

2011年的春天,北京第一次以电影季的名义向世界发出邀请函,2013年,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主竞赛单元,并确定了奖项的名称为“天坛奖”,转眼间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走过14个年头,今年的北影节也有了更多亮点。

北京电视台 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

主任 崔岩

今年新增设了“无界∞沉浸单元”、网络电影单元,还增设了中国电影海外发行表彰。

资深影评人、策展人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初审评委

石文学

今年亮点很多,比如有新荷NewHer女性单元、AIGC单元,以及我自己在深度参与的短片单元ReelFocus新血计划,关注青年电影人才的挖掘。

电影市场有什么新变化?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总榜榜首,截至2025年4月12日,中国电影票房排行前五部分别是:《哪吒之魔童闹海》《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回温,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 425.02亿元,观影总人次为 10.1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 334.39亿元,占比为 78.68%。(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

2024年北京产出票房 20.93亿元,放映电影 313.11万场,观影人次 4026.89万。全国票房前十名影片中北京占三部,分别是《第二十条》《志愿军:存亡之战》《年会不能停》。(数据来源:北京市电影局)

电影创作的创新与突破

LED虚拟拍摄您见过吗?《数说北京》体验官来到中影电影制片厂,看看这项高科技有什么玄机。

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

经理助理 杨洪涛

虚拟棚内屏前拍摄是科技赋能的体现,它将后期前置,在美术设计环节做成数字场景,和前景的花草道具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空间问题,让导演、摄影师,演员身临其境地进行表演创作,为大家带来更好的艺术享受。

2022年中影电影制片厂用虚拟拍摄完成制作京剧电影《安国夫人》,影片在2024年也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在中影电影制片厂声画制作中心内也科技含量颇高,不仅拥有国内顶尖拟音团队,还拥有国内首个杜比全景声混录棚,声音效果拉满!

北京创新“电影+”发展新模式

想找经典电影的文创产品却找不到怎么办?别着急,跟着《数说北京》体验官来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看。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

薛宁

电影的文创产品是电影产业链中很重要的部分,我们电影资料馆对经典影片开发文创产品,同时我们打造新的消费场景,让文化产品以更丰富的形式走到观众面前。

从2024年开始,北京国际电影节不断探索“电影+”发展新模式,在郎园Station举办北影节影视跨界市集。

此外,栏目组采访到了三位今年参与电影市集文创摊主,他们将电影元素融入了产品设计中。

文创“宫里帝猫”主理人

李超

李超和团队因为电影《猫与桃花源》有了设计灵感,现在的文创产品是以故宫的御猫为原型创作的。

李超团队

设计的文创产品

布美手艺工作室主理人

妮娜

妮娜和团队以电影《花样年华》和《卧虎藏龙》为设计灵感,对旗袍进行改良并且用竹子元素设计制作了胸针。

妮娜团队

设计的文创产品

USHINE设计师

王雪嵋

王雪嵋和团队以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为灵感,将一群身患白血病却依旧拥有生命的孩子们的画作进行二次创作,制作数字油画、胸针、手机支架等公益文创产品。

王雪嵋和团队

设计的文创产品

数说北京

票房是数字 创作是心跳

北京电影人以创新为笔 以突破为墨

在电影的画卷上书写着中国故事

北京以“电影+”为引擎

正在引领中国电影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嘉宾&主持人 ▶▶▶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