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雨润色,光影为媒。4月18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星光熠熠之际,一场别具情趣的中日民间电影文化交流在基智文化小院温暖绽放。日本电影代表团结束红毯盛典后,专程赴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之约,与中国电影人共话东方影像的未来。
——中日电影人基智小院文化沙龙纪实
春雨润色,光影为媒。4月18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星光熠熠之际,一场别具情趣的中日民间电影文化交流在基智文化小院温暖绽放。日本电影代表团结束红毯盛典后,专程赴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之约,与中国电影人共话东方影像的未来。
名匠云集 共启光影对话
沙龙由著名军事导演张新武与日中电影节理事长耿忠联袂主持,汇聚中日影坛三代匠心:83岁的日本国宝级导演神山征二郎(代表作《秋田犬八公》)携星二代实力派演员绪形直人、渡边大等一众日本电影人,携百年凤鸟罐为礼;中国电影界则有八一厂原副厂长耿冀、中影修复专家肖搏及央视制片人郝宝智等资深影人,以及留日环保专家殷实、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何刚勇等嘉宾。双方三十余位从业者围坐畅谈,案头摆放着签满日方嘉宾名字的鎏金纪念簿,见证着这场"以心传影"的对话。
匠心碰撞 共探合作新篇
张新武导演率先抛出橄榄枝,详解中日合拍项目《炉火》《归信》的创作构想——前者以工业环保为题材聚焦企业改革和两国环保技术的联手,后者通过战地密信解密人性光辉。日方制片人新田博邦当即回应:"这些故事里流淌着东方美学共通的血液。"
神山征二郎导演动情回忆三十五年前访华拍摄《敦煌》的往事:"我毕生都在用镜头寻找中日文化基因里的共鸣点,合拍电影将是留给年轻一代最珍贵的精神遗产。"这位耄耋老人特意起身,向在座影人深鞠一躬,满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以艺通心 共酿文化醇香
当暮色染红小院海棠,交流会转入炉火会所的温馨晚宴。茅台酒香中,军旅歌唱家杨默含即兴唱响《梨花颂》,婉转绕梁惊起四座;张新武导演领唱的《北国之春》,让日方嘉宾齐声应和。神山导演紧握话筒,非常激动地说:"这是我83年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今夜让我想起黑泽明大师的箴言——真正的电影,终将消融所有边界。"
临别时分,耿忠理事长将签满名字的"日中友好纪念衫"赠予小院。月光下,那件白衣宛如银幕,记录下三十多双紧握的手,八十三岁老导演眼角的泪光,以及所有关于东方光影未来的约定。
**后记**:
这场没有镁光灯的民间沙龙,恰似一帧未被曝光的底片——当《炉火》的剧本翻开第一页,当《归信》的镜头对准南京城墙,那些在春夜里种下的光影之约,终将在银幕上绽放成漫天樱花。正如基智小院客厅里那方"影载千秋"的匾额所书:真正的文化对话,永远始于民间最真诚的相视一笑。(耿增勤)
来源:烁耀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