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阳花》上映之前,因为流媒体曝光的一部分赵丽颖的片中花絮,很是让这个电影备受关注了一阵子。
《向阳花》上映之前,因为流媒体曝光的一部分赵丽颖的片中花絮,很是让这个电影备受关注了一阵子。
结果“清明档”上映期间,水花很小,到现在都还不到1.5亿,就这个成绩来说,的确是扑街了。
但赵丽颖赢麻了。
因为无论看没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说,责任在于导演冯小刚和剧本不扎实,赵丽颖的表演是没问题的。
而就算有那么一丁点问题,事实上,不难预料,以后但凡有大盘的现实主义的题材,导演们也还是会找上赵丽颖。
没什么,她作为一个年轻演员,在这方面实在是太稀缺了。
或许很多喜欢赵丽颖的人都会说,这几年是亲眼看着她如何一步步从古偶转型成功,但其实——不是赵丽颖需要用现实主义证明自己,而是我们的内娱太缺乏她这样的“有心之人”。
跟古偶完全不同,现实题材对演员的要求是很严苛的,古偶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一种偶像剧,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幻想而诞生,可以说,怎么离奇怎么脱离现实就怎么来。
而现实主义,需要演员真听真看真感受,你要把一个普通人给演活了才行。而普通人是最难演的。
赵丽颖敢挑战这样的角色,就说明她是有能力做到的。比如之前在《第二十条》里演一个被霸凌QJ的聋哑妇女,赵丽颖的表现就挺可圈可点。
我相信冯小刚肯定也是在看过了这部电影,看到了赵丽颖的表现,才选择跟她合作的,只不过可能是因为题材过于刻意、过于沉重,可能是冯小刚近几年的确是过时的厉害,他没有很好把握住出狱女子的选题。
但我还是那句话,虽然电影扑街了,但是赵丽颖赢麻了。
一方面她已经是85花里,最具感受力跟生命力的女演员之一。
另一方面是你总能看到赵丽颖,她为了演活小人物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
正如我一直喜欢用“演员”而不是女明星去称呼她,就是因为赵丽颖她对拍戏绝对是有追求的,也愿意为了贴近角色,放下自我,以绝对敬业态度,去呈现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
她曾说,自己因为非科班出身,演戏其实没什么技巧可言,有的就只是“真听真看真感受”。
到了她这个年纪,就算演100部爆款古偶也比不过1部扑街的现实主义更让她懂得所谓“演员”二字的真谛。
所以为什么这些“现实题材”总会找上赵丽颖?
首先是她让自己变得很稀缺。
来源:念的影像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