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书影汇|《熊猫回家路》:再现卧龙震前的影像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15:17 5

摘要:2008年,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推出《功夫熊猫1》,并在全球激起热烈反响。一年后,美国华特迪士尼也带来了自己的“熊猫主题”力作——《熊猫回家路》。该片由华特迪士尼影片和华夏电影联合推出,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前的原始风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儿童与一只大熊猫幼崽

2008年,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推出《功夫熊猫1》,并在全球激起热烈反响。一年后,美国华特迪士尼也带来了自己的“熊猫主题”力作——《熊猫回家路》。该片由华特迪士尼影片和华夏电影联合推出,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前的原始风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儿童与一只大熊猫幼崽的故事。该影片既没有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也没有娱乐搞笑的情节,而是让观众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里。随着剧情的缓缓推进,观众的情绪也随之波动。

这部影片的创作灵感,源于一次机缘巧合。2007年,编剧刘伟仪与他的合作伙伴尚洛宾造访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那里,他们见到许多大熊猫幼崽,并被它们可爱的模样和动作所吸引。于是,他们便有了更加深入地探寻大熊猫鲜为人知的故事的想法。在观览过程中,他们有幸与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一只大熊猫幼崽从山上被解救下山,重获新生的故事。正是这么一个机缘,让刘伟仪和尚洛宾在离开保护区后不久,毅然决定将这段解救大熊猫的故事搬上银幕。2009年5月,《熊猫回家路》正式上映。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卢娃子和一只野生大熊猫幼崽的温情故事。某一天,卢娃子在山林中偶遇了一只与大熊猫妈妈和哥哥走散的大熊猫幼崽“胖胖”。为了照顾“胖胖”,卢娃子想尽一切办法,为它挤牛奶、碎竹叶……在之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和“胖胖”建立起了相知相惜的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卢娃子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只能为“胖胖”提供暂时的庇护,“胖胖”真正需要的,是回到大熊猫妈妈的身边,回到属于它的自然家园。于是,勇敢的卢娃子带着“胖胖”一同踏上了充满挑战的旅程,一同寻找“胖胖”回家的路。这一路,虽然遭遇了许多艰险,但卢娃子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始终守护在“胖胖”的身边。最终,在经历各种艰险后,卢娃子满含泪水,不舍地将“胖胖”送回到大熊猫妈妈的身边。

本片情节架构简单,没有跌宕起伏的转折,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宏大场面,但其表现出来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而纯粹情感,深深触动了每一位观众。其中,有一段场景最让人动容。在暴雨初歇的河边,卢娃子正抱着“胖胖”试图渡过湍急的河流。此前,他背着“胖胖”一路跋涉到此,早已耗费了大量的体力。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胖胖”安全渡河。

于是,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胖胖”艰难地抱到河流中间的砂石上,让“胖胖”自己游到对岸。抵达对岸后,“胖胖”迟迟不肯离去,似乎在等待卢娃子过河。这时,卢娃子捡起小石子向“胖胖”扔去,示意它赶紧去找妈妈,不用管自己。同时,又对“胖胖”哭着大喊:“‘胖胖’快走,快走啊,你要记得我。”直到看着“胖胖”安全离开后,卢娃子悲喜交加的心情才一涌而出。喜的是,“胖胖”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重新回到属于它的山林。悲的是,他失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与“胖胖”相处的点点滴滴终将成为他心中的回忆。

卢娃子知道,“胖胖”终归属于这片山林,渡过了这条河,它就能回到它妈妈的身边。最后,卢娃子的爸爸来到他身边,并他带回了家。正如本片编剧尚洛宾所表达的那样:“这部电影里的小男孩认为拯救大熊猫是正确的事,所以他相信他的信念而勇往前行,并且永不放弃。做你觉得正确的事,不要轻言放弃,这也是这部电影要传达的主要讯息!”

作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首次全力支持拍摄的电影,该影片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生态环境为背景,并由真实的大熊猫幼崽“出演”。正因如此,在拍摄时,拍摄团队就面临着诸多挑战。

该影片于2008年2月启动拍摄。那时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在降雪,气温在零摄氏度左右,而且日落的时间也较早。对于拍摄团队来说,他们每天都得与天气和时间赛跑。其中,有一场戏是因受到惊吓,“胖胖”不幸掉下悬崖,晕倒在树林里。可现实情况是,大熊猫幼崽哪会像演员一样乖乖配合演晕倒的戏呢?于是,拍摄团队想出了一个办法:等幼崽睡着后再进行拍摄。然而,在拍摄时,参与拍摄的这只幼崽格外精神,过了好长时间也丝毫没有睡意。后来,团队决定换另一只幼崽尝试拍摄。可当这只幼崽睡着时,太阳已经缓缓落下山去,天色昏暗,一天的拍摄计划落空了。在观众的眼中,这个场景看似非常简单,不过是让大熊猫幼崽安静地躺在树林间罢了。实际上,由于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等待幼崽入睡的漫长过程,拍摄团队整整耗费了10天,才完成这一场景的拍摄。

当该片的拍摄工作接近尾声时,不幸遇上5·12汶川地震,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基地损失惨重。在影片中“饰演”大熊猫妈妈角色的“毛毛”,因内舍遭巨石砸中损毁而离世。起初,在得知“毛毛”失踪的消息后,剧组还通过国际救助网站,希望各界来帮助受灾的大熊猫。没想到,同年6月5日,工作人员在废墟里寻找到了已经遇难的“毛毛”。为了向遇难的“毛毛”表达敬意,出品方特意将原来的片名《小熊猫大冒险》改为《熊猫回家路》,以此希望“毛毛”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2009年2月,拍摄团队打算在影片中再增补一些画面。于是,他们再一次回到当时的拍摄地。到达后,那里的一切都变了。卢娃子和“胖胖”在影片中所居住的小屋已成了一片废墟,漂亮的吊桥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大片的树木也都被山顶滚落下来的石头所覆盖。就连那条通往山上的路,也几乎无法通行。

见到如此令人惋惜的场景,导演和制片人决定将影片的部分内容进行更改,并将结尾部分变成了对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致敬和纪念。这段结尾画面的风格虽然与电影截然不同,但这也成为该片的点睛之笔。不少观众在看到这一部分时,都流下了眼泪。同时,这场自然灾害也让该片成了最后一部记录卧龙地震前美丽风光的影片。

图片来源:《熊猫回家路》截图

文:邓颐深

来源:看熊猫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