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为了和他握手,便和所有人握了手。至此,百年不见。”这是电影《罗马假日》中的经典片段,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的离别场面,我也深受感动,潸然泪下,思绪万千!不由感叹,真爱无言,无言也温暖。
“她为了和他握手,便和所有人握了手。至此,百年不见。”这是电影《罗马假日》中的经典片段,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的离别场面,我也深受感动,潸然泪下,思绪万千!不由感叹,真爱无言,无言也温暖。
我之前闲来无事,就爱看电影,却没看过《罗马假日》。最近几年,成天忙于工作,四处奔波,再没空看。之所以想看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前几天拜读学习军旅作家“时代新视点”老师的影评“重温《罗马假日》,感悟经典爱情”一文,激起我沉封多年的好奇心。正好昨晚有空,我独处一室,静心观看了这部经典电影。影片中故事精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震撼人心。正如时代新视点老师文中所写“《罗马假日》,无疑是一部优秀的爱情电影,具有深刻内涵。透过安妮公主和记者乔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们领悟自由与爱情、婚姻与责任的深重,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安妮和乔握手告别这个经典画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带来思考多多,启示多多。
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个触及心灵,感人至深的握别场面:在这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时刻,美丽的安妮公主身穿华丽的礼服,优雅地站在人群中,举手投足尽显高贵和端庄。她伸出手与人们握手道别。只见她眉目含情,目光坚定却又隐含着无尽的眷恋;淳朴善良的乔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然而,此时此刻,她看似表面平静,内心却如波涛汹涌。当她的目光与乔交汇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纵有万语千言难诉心中留恋。
只见她缓缓地伸出手,开始与众人依次握手。每一次的握手,都是在向过去的美好时光告别。终于,她来到乔的面前轻轻握住他的手。一瞬间,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人。这双手曾经共同经历了罗马的冒险与欢笑。他们深情地目光紧紧交织在一起,千言万语尽在这短暂的相握之中。
乔的手微微颤抖着,他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情感,试图保持着表面的平静。然而,他的眼神却出卖了自己,那里面有万般不舍,太多无奈,更有深深的爱意。安妮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苦涩的微笑。那微笑饱含着对这段短暂爱情的珍视,也包含着对命运无奈的接受。
终于,他们的手紧紧相握。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柳永的《雨霖玲》,“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他们握别的这一瞬间,仿佛要将彼此的温度永远留在记忆之中。我真希望时光停下脚步,眷顾这对真心相爱的恋人,让他们一生相伴,永不分离。然而最后,安妮轻轻地松开了手,转身离去,只留下乔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久久无法释怀。
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茫茫人海,相逢是缘。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我们每个人都渴望遇见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知心爱人同甘共苦,一路陪伴。然而,又有几人能如愿?原本知音难遇,有时既便有幸遇见,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爱而不得,最后,各奔前程,遗憾终身。
就像安妮和乔,他们有缘偶遇,一见如故。然而,安妮公主身份尊贵,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乔一起随心所欲地过平凡人的生活。她要肩负未完成的使命,所以命中注定两人情深缘浅,只能分手,各自回归人生之路。离别时,为了能和乔·布莱德利握手,安妮和所有人握了手。只因她在王室束缚下不能自由表达情感,只能采取这种方式与自己的爱人告别。
这一经典“握别”画面深刻反映了两人之间纯真的,特殊的美好情感。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界,但两人在短暂的假日相处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深感无奈,只能握手离别。这个简单的握手动作,不仅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离别和无奈,还预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接触,表达了两人对彼此的依依不舍和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这一场景,画面凄美,以一种含蓄而又令人动容的方式,展现了电影中爱情、自由、责任和现实之间的复杂冲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安妮公主和乔的命运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让我们对社会现实和人性作出理性的深度思考。电影中这场“握别”是整部电影情感逻辑的终极凝结,既是一场隐忍的告别,也是一次无声的告白。其深刻性在于用最克制的形式承载了最汹涌的情感张力,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一场景的独道之处,在于它解构了传统浪漫叙事的虚假性:没有私奔、没有抗争、没有戏剧化的牺牲,只有成年人面对现实时的清醒与尊严。安妮的握手不是妥协,而是以存在主义式的“本真性选择”确认了爱的最高形式,真爱不是占有,而是彼此成全,是让所爱之人存在于自由之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儿。当乔后退一步隐入人群时,当安妮垂眸收回手的瞬间,他们共同完成了对爱情的终极赋形:一种拒绝被世俗经验吞噬的、永恒悬置于理想维度的精神共契。真爱无言,无言也温暖。
来源:聪明的海燕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