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北京经验的影像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08:31 2

摘要:“作为基层社会工作者,我觉得选取的案例很真实,也有一定代表性”“片中都是老百姓、基层人员,拍得真实、有起伏、有人性”……反映北京接诉即办改革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在院线上映后,凭借真情实感直击人心,以质朴深邃的影像语言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专家、学者认为,该片为创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影

“作为基层社会工作者,我觉得选取的案例很真实,也有一定代表性”“片中都是老百姓、基层人员,拍得真实、有起伏、有人性”……反映北京接诉即办改革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在院线上映后,凭借真情实感直击人心,以质朴深邃的影像语言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专家、学者认为,该片为创作反映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同类型影片提供了有益经验。

《您的声音》不仅是北京经验的影像志,更是数字文明时代城市治理的启示录。该片以“12345”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接入的市民诉求电话为线索,串联起话务员的成长、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市民打分机制、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方式等7个故事,从不同侧面讲述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实践成果。那些在热线中的诉说,最终汇聚成文明社会的朴素真理——让每一种声音都能获得庄严的回响。

中央新影集团导演、《您的声音》总导演徐洁勤介绍,影片自去年3月开始筹备,历时10个月完成制作。在拍摄过程中走访了40余个相关单位,采访了百余位与接诉即办相关的一线工作人员。

该片主创人员以社会学田野调查般的敏锐,打捞起一座城市鲜活的故事、感人的瞬间,让一座超级城市显露出隐秘的柔情肌理。为了更好地呈现故事,让观众感同身受,影片前后修改了十几个版本。在海量的电话录音素材中,主创人员一条条聆听、筛选,记录下外卖员在中秋节为接线员送祝福的暖心时刻。

在基层治理研究学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芳看来,一方面,电影很好地呈现了城市社会治理的关键要素,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等问题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电影还呈现了基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及机制创新。

“影片中选取的7个故事具有典型性,立体呈现了城市治理中的生活画卷,不回避矛盾,能够真正打动人、感染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俞剑红表示,《您的声音》是一部温柔感人的影片,作品的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影片通过接诉即办的真实事件,探讨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以及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视协理论评论专委会副会长卢蓉认为,影片在构思上十分巧妙,用一条电话线串联起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治理场景,一端是市民,另一端是政府,连接着微观个体的生活问题与宏观治理体系的运行。卢蓉观察到,影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这让“12345”再次成为一个公众话题,更让人看到了纪录片的力量。

专家还认为影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市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影片采用平民视角,让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自己,进而反思自己、反观社会。”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教师、纪录影像研究学者孙红云说。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