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快进、不刷手机、不分心的完完整整看完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就是《破地狱》。
很难想象,已经好几年没有完完整整的看完一部电影。
不快进、不刷手机、不分心的完完整整看完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就是《破地狱》。
这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近些年也看过不少新电影,但我基本上做不到将一部电影从头到尾一分不差的看完。
不论是电影院还是在家,都做不到,观影过程中隔个半个钟头翻翻手机,甚至还会刷一两个朋友圈或短视频再继续看电影,这是常有的事。
而《破地狱》这部电影,重新让我获得到一观到底的感受,因为这是一部让人不断思考的电影,无法分心去想其他事情。
从电影名称上来看,《破地狱》给人一种英叔既视感,感觉多多少少会有些神怪出现,可惜没有。
也有许多已经看过的朋友说,《破地狱》有些与日版《入殓师》相似,可看完后我觉得二者有极大区别。
至少娱叔我看完后,有一个点感触很深,殡葬传统。
殡葬行业,可以算是真正的传统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人的认知盲区,我也是。
即便是经历过几次葬礼,也没办法将那些繁琐礼节记下来,过一段时间都会忘记。
而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导致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保留一些传统习惯。
说的更直白些,有时候我们连基本的一日三餐都没办法按时吃,哪有功夫管那些老旧传统礼节呢?
而在《破地狱》这部电影中,主角们从事着殡葬这一行,却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
“你是我见过唯一懂得超度活人的殡仪经纪”。
这是一句背离传统的话,甚至触及禁忌。
超度活人,这不是在诅咒活人吗?
可仔细想想,葬礼的存在意义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为了满足活人的情绪。
孝子贤孙们不想让遗憾成为自己的包袱而已,因为只要是个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的做好一件事。
对离去的亲人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遗憾。
其实许多即将要离世的人,对自己亲人提及自己的葬礼,基本都是说能简则简,没必要整的太麻烦,往往是活人自作主张进行风光大葬。
就像《破地狱》中的文哥,他可以说是殡葬行业的老人,结果在他自己葬礼上却选择让女儿替他主持法事。
这在传统中是不允许的,殡葬传统是不允许女人参与法事的,是大忌!
可文哥还是这样做了,他的儿女也同意这样做。
那看到这里,不禁就要问,传统还有没有意义,大家都这么忙了,有没有必要遵守?
娱叔觉得,传统当然有意义。
就拿殡葬行业来讲,人活一世,离开的时候有亲朋好友到场送别,这就是他活过的证据,假设真的有灵魂,他也希望在弥留之际见一见这些熟悉的人,道一声再会。
这就是活人与先人的双向奔赴。
尊重先人的遗愿以及满足活人的情绪,就是殡葬传统存在的最大意义。
清明节也是如此,清明的意义更多是为活人准备的。
老话说人越老,越看重清明,这句话我曾经不相信,现在是信了。
扫墓挂纸,其实大家都知道是个形式,可每当站在那些至亲墓碑前,内心总有说不完的话偷偷念着。
因为遗憾太多,越积越多。
比如当时我如果能多陪陪你,那该多好。
比如现在我有车了,如果我能早点买车,带着奶奶去旅游兜兜风该多好。
比如现在我生了娃,如果你们还在,肯定会争着抢着抱他吧。
比如现在我很累,如果你们还在,肯定会告诉我坚持下去,但实在坚持不了,就回家。
以上那些其实都是活人对先人的遗憾,只有在清明这种传统日子,才能说出。
所以传统很重要,但传统的意义更多是给活人准备的。
《破地狱》这电影,好就好在这一点上。
它是一部讲述殡葬传统文化的电影,可其中贯穿融合了许多现代思想,精准说出了传统的意义。
简单的说,殡仪传统就是留给活人追思的一个渠道吧。
好了,很棒的电影,观影结束,睡觉。
来源:拾娱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