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巨浪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行业可以避免。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关税大战的不断升级,这把火也是烧到了美国电影产业。
时代的巨浪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行业可以避免。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关税大战的不断升级,这把火也是烧到了美国电影产业。
北京时间4月10日,中国国家电影局发布消息,就近期美国对华针对性增加关税一事,是美国政府的错误行径,将导致中国观众对美影片的好感度进一步降低。
而他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减少对美国电影的进口数量。
消息一经发布,美国多家电影公司股价跳水,好莱坞空前紧张。华特迪士尼和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当日股价分别下跌6.79%和12.53%。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的电影市场,14亿人的人口基数可不是摆设。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景气,作为电影主力军的年轻人消费降级,波及电影市场,导致2024年的市场总体量却只和2015年相当,且消费和观影人次与2015年同比下降22.6%和22.3%
但即便是这样,中国电影市场2024年的消费却也是高达425.02亿。
至于美国公司为什么会慌,好莱坞又为什么紧张。
其实回顾过去几十年的电影市场就知道,得益于好莱坞的故事和特效,许多中国年轻人就喜欢它带来的情感和视觉的双重冲击。
因此,好莱坞的影片引进中国之后,不管它在北美的票房如何,口碑怎样,就冲好莱坞三个字,许多人也要去看看,享受有一场情感视觉双重洗礼盛宴。
随着市场的传播,好莱坞出大片的观念就已经深深刻进大家心中。
从1994年,中国引进第一场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到21世纪引进《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创造了票房奇迹,再到今天的漫威宇宙,好莱坞一直让大家津津乐道。
在中国的市场比在美国说一句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不过分。
尤其是《泰坦尼克号》,到了今天,明明已经是20多年前的老古董了,比许多人年纪还大,却已经受人追捧,成为很多人必看的影片。
从中不难看出好莱坞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这恰恰也表明了中国市场对好莱坞来说已经不是它选不选择的问题了,是其已经离不开了。
在中国宣布减少美国电影进口数量的消息后,美国国著名影视媒体《好莱坞报道》指出:“中国不仅仅是票房助力,它甚至能决定一部大片是盈利还是亏损。”
同时美国高级媒体分析师保罗·德加拉贝迪安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票房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
虽然伴随两方面的原因,让大家的好莱坞的追捧不如从前,但能带来的收益也依旧是大头。
一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在慢慢进步,慢慢开始出现《哪吒2》这种爆火的形象级作品,开始挤压好莱坞在中国的市场,但这种作品终究只是少数。
比起其他那些故事老套,打斗无趣,特效拉跨的电影,很多人还是愿意继续选择好莱坞。
二则是它自身的原因,好莱坞 也似乎陷入了创作瓶颈,电影质量一部不如一部,导致口碑下降,越来越多的国人不再对其感冒。
就拿今年新出的《美国队长4》,口碑崩盘,评分拉跨不思创新,也陷入了剧情老套的泥坑,只能依靠特效来收割一波。
话虽如此,好莱坞在中国的影响在不断减弱,市场份额在被挤压,这是不争的事实,却不代表他能够离开中国。
就2024年来说,好莱坞影片票房较疫情前缩水超百亿,尽管这两年观众逐步回归,但依旧已经难以成为市场主力了。
在这样的场景下,2024年的好莱坞影片票房上亿的仍然有14部之多,最高的《哥斯拉大战金刚》也是逼近10亿的峡口。
其实除了票房之外,各部电影的IP衍生才是真正的大头,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它不就是相关影视衍生的产物。
迪士尼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多少家长会带小孩去玩,那就是全世界小孩心中向往的圣地,更别提他的周边手办,风靡全球。
经济形势低迷的今天,迪士尼的营收却可以实现逆势增长,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2024年迪士尼主题公园全球营收341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4%。
回想一下迪士尼在中国的爆火程度,其中中国贡献了多少大家心中应该有数。所以好莱坞为什么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紧张,因为这一举动是真的能够动到他们的根本。
如果中过长期减少美国电影的进口,影响力越来越低,电影创收没了,影响力停止扩散,IP衍生不能继续,再加上中国电影的进步,市场份额被抢占。
如果真的让中国电影趁势而起,彻底把好莱坞日渐减弱的影响力消磨,那么它就可能真正的失去中国市场。
到时候,中国IP在衍生出迪士尼这样的主题公园,它才是真正的被打七寸。
当然,这些短时间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今天,虽然有进步但明显还不够,这也导致好莱坞只是紧张,还没到方寸大乱的地步。
而这次关税大战,好莱坞的反应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正在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腐朽的中国了。
我们有了面对一切挑战的底气,我们已经不再要么选择要么抛弃的选择题,反而是他们离不开的必选项!
来源: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