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回来,这事儿还得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说起。4月7日,美方突然放话要对中国商品再加50%关税,摆明了“贸易战”升级的架势。
最近,一条消息在影迷圈炸开了锅——中国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不少网友调侃:“这下不用再被漫威‘剧透’未来了?”
话说回来,这事儿还得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说起。4月7日,美方突然放话要对中国商品再加50%关税,摆明了“贸易战”升级的架势。
咱中方可不是吃素的,商务部第二天就撂下硬话:“你敢加,我就敢反制!”这不,国家电影局迅速接招,宣布减少美国影片进口,理由很实在:美国关税大棒挥得越狠,中国观众对美国电影的好感度越跌。
有人担心:“减少美国大片,影院会不会闹片荒?”
大可不必!中国早不是20年前靠《泰坦尼克号》撑票房的市场了。
2025年国产片票房占比高达96.5%,影史前十名里只剩《复联4》一根“独苗”。从《战狼2》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观众用真金白银投出的票房神话,证明国产片既能扛票房,更能讲好中国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说了,“减少”不等于“封杀”。国家电影局说得明白:咱遵循市场规律,观众爱看啥就引进啥。
如今韩剧、印度电影、欧洲文艺片越来越受欢迎,影院排片单早就像火锅配菜——五花八门任君选。反倒是某些好莱坞续集,套路比老太太的裹脚布还长,观众自然用脚投票。
这事儿说到底,是场“双向选择”。美国既要赚中国市场的钱,又抡关税大棒砸合作饭碗,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手握14亿观众的“终极投票权”,调整进口比例既是反制,更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就像网友说的:“以前是好莱坞喂啥咱吃啥,现在是咱挑着吃——还得看厨子态度!”
话说回来,电影从来不只是生意,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中方这次表态特意留了余地:减少美国片,但欢迎各国佳作。
这格局,妥妥的“你若真心换真心,我必开门迎客;你若耍横玩阴的,我自另请高明”。
最后唠叨一句:甭管银幕上放的是纽约大战外星人,还是上海弄堂里的人情冷暖,观众手里的电影票,才是决定市场风向的“终极裁判”。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来源:科普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