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樱花,是一期一会的春日限定,同时在电影史上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既是视觉美学的核心元素,也是哲学与情感表达的载体。
樱花,是一期一会的春日限定,同时在电影史上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既是视觉美学的核心元素,也是哲学与情感表达的载体。
胶片就像是另类的花器,那些关于樱花的影视镜头,把凋零与盛放一并定格,同时,因为银幕的浇灌,它们得以在记忆里永生,开到荼蘼。
樱花花期短暂(通常仅一周),其转瞬即逝的特性与日本传统“物哀”美学高度契合,常被用于暗示命运的无常或角色的悲剧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006)
松子多次在樱花树下经历人生转折——年轻时与学生的禁忌之恋、中年时对生活的绝望。樱花绚烂却易逝的意象与她不断被摧毁又重燃希望的人生形成对照,强化了“美好终将破碎”的宿命感。
樱花盛放于春季,常与校园、初恋等青春主题绑定,象征未经世事的纯粹与成长的开端。
《四月物语》(1998)
北海道少女榆野卯月独自到东京读大学,通过加入钓鱼社团接近暗恋的学长,松隆子饰演的少女在樱花雨中骑车穿梭东京,花瓣的轻盈与她的羞涩暗恋相呼应。岩井俊二通过慢镜头捕捉樱花飘落,将青春期朦胧的情感视觉化。导演岩井俊二以散文诗风格呈现少女的成长片段。
《花与爱丽丝》(2004)
两名高中女生因一场谎言陷入三角恋,爱丽丝(苍井优饰)为帮助好友花(铃木杏饰)圆谎,假装成为“失忆男生”的女友,最终在芭蕾舞与友情中直面自我。影片以轻盈的叙事探讨青春期的幻想与真实。
少女们在樱花树下练习芭蕾,花瓣成为她们友谊与谎言的见证。樱花既代表青春的美好,也暗示谎言的脆弱性(如花瓣易碎)。
此外,本次还推荐这些拥有绝美樱花镜头名场面的影片。
《海街日记》(2015)
镰仓三姐妹(绫濑遥、长泽雅美、夏帆饰)接纳父亲与情妇所生的妹妹(广濑铃饰),四人在老宅中共同生活,通过梅酒、烟火和海边散步治愈原生家庭之痛。改编自吉田秋生同名漫画,获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余生那些年》(2022)
20岁少女茉莉因绝症被告知仅剩10年寿命,在人生低谷时遇见厌世男子和人(坂口健太郎饰),两人相互救赎。改编自小坂流加遗作《余命10年》,现实与虚构交织(作者本人因病去世)。
樱花在电影中的意义远超“美景”,它是导演书写生死、青春、暴烈与温柔的隐形笔触,将自然现象转化为人类命运的镜像。
本期《帧间狂想曲》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帧间”再见!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