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狱,儿时记忆涌现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4:05 4

摘要:得空闲,看了部电影,港片《破地狱》,看之前不知道这部影片的价值,观看过程中开着弹幕,从弹幕中隐约了解到这是一部获奖影片,观看后也没去求证是否获奖。观影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

得空闲,看了部电影,港片《破地狱》,看之前不知道这部影片的价值,观看过程中开着弹幕,从弹幕中隐约了解到这是一部获奖影片,观看后也没去求证是否获奖。观影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

整个观影过程引起了很多儿时的记忆。生长在江苏苏北的一个农村,小时候外婆带大,那时候村里有人去世,不管是病故的老人、意外的年轻人、自我了断的中年人、老年人,外婆都会带着去看。

自然老死的老人,大家会说一句没受什么罪;

病故的大家可能会说总算熬到头了;

意外的年轻人,只能感叹可惜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剩下孤独可怜的父母;

自我了断的人,可能会有一些“故事”在身上,有些故事是真实的,有些可能是含着冤屈的,有些可能是带着玄学的。记得当时村里有一个单身汉,30多头,突然有一天喝农药(当时村里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就有人说前几天就有人托梦给他,梦的内容就不得而知了,然后就是这样的结果出现了。

小时候的自己并不觉得害怕,就是纯粹地去看,去看的时候他们(剧中称“先人”)都已经穿好寿衣/老衣,村里也有这样的叫法,年轻的、意外的,只能临时买衣服,老年人们在平时都会替自己准备好去世时要穿的衣服。在可以土葬的年代,老人们还会给自己备好棺材。

后续会有很多仪式,和剧中虽不一一相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先人需要获得超生,后人需要得到慰藉。

有些人家的仪式简单些,有些人家的仪式隆重些,但简单、隆重并不严格对应着生前的孝顺或死后的排场。隆重的,在长辈生前或许并不孝顺;简单的,对长辈可能是尽孝尽善。是否孝顺,村里的人都心知肚明。如果生前不孝的,在这种仪式上表现得很悲痛的,会被村里人指指点点,当时年幼的我的想法也是一样。死后装样子。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理解也没有那么狭隘了,有些人可能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当时的仪式中有一个叫“放焰口”,请和尚念经,是否隆重,看和尚的人数,具体不同规格几个和尚也记不清了,多一点是要将桌子搭成台子,有一个和尚是要坐在上面的正中间的位置,其他是在下面边上的位置。整个仪式会持续几个小时,一般都是在晚上。当时很喜欢去看这样的仪式,一是那些经文读起来听着还挺好听,一是晚上可以晚点睡觉。那时候并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作为旁观者、作为小孩没有那么深的领悟。

剧中破地狱虽然形式不一样,但也是超度,在奔四的年纪,看到这样的电影片段,对死后灵魂也不再是一味地说这是迷信,这是封建糟粕,而是觉得这是一种延续,一种心灵藉慰。

来源:文海拾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