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片子,被很多人称为是赵丽颖的巅峰之作,炫技之作,在泥泞中绽放人性之光的内核,其实很符合我们小赵身上那股子坚韧智慧的劲儿。
刚刚上映的《向阳花》,谁看了?
这部片子,被很多人称为是赵丽颖的巅峰之作,炫技之作,在泥泞中绽放人性之光的内核,其实很符合我们小赵身上那股子坚韧智慧的劲儿。
可以看得出来,冯小刚在片子的把控上,已经很努力隐藏自己的登味儿了。
但还是很难真正和女孩子共情。
不少情节,依然充斥着让人生理不适的男性凝视。
首先,赵丽颖饰演的女主,是因为传播少儿不宜的物品罪进去的,会有时隐时现的暴露镜头。
怎么说呢,就感觉现在的导演,不加点这种莫名其妙的成人镜头,就不会拍电影了一样。
然后,女主角出狱后去打工,为了生计不得不去陪酒。
但工作的过程中,却被无良酒店经理歧视,污蔑偷钱,甚至还要当场搜身。
女主角从一开始急切辩解,到利落一把扯开衣领证清白,大有破罐破摔的意思。
这种情节,男性观众是看爽了,但我呢,只感觉到憋屈,无力,浑身不适。
《向阳花》虽然说是全女影片。
但依然逃不开固化的男性视角叙事,女主角们一个个又是靠色相掩护盗窃,又是堕入风尘的网红。
这就像《药神》里非要把让慢粒白血病女病人跳钢管舞。典型的用现实题材之名,行商业类型片之实。
老话说:挂羊头卖狗肉。
这类创作是最让人感到恶心的。就感觉这帮上了年纪的男导演离了风尘女子就不会拍戏了。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赵丽颖的影视作品里总有一个让人如鲠在喉的共性——
她的角色似乎总逃不开“被侵犯”的戏码。
《第二十条》里,郝秀萍和丈夫常年被村霸欺负,更是遭到村霸的猥亵威胁,镜头甚至特写了她颤抖的手和凌乱的衣衫。
《浴火之路》中,她饰演的被拐女性在暗巷里被买家撕扯衣服,画面虽然一闪而过,但那种窒息感扑面而来。
《乔妍的心事》里,黄觉饰演的沈皓明威胁乔研,然后要性侵的时候,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电影院看小日子的三级片。
恶心死了。
而且整个画面都是脏脏的,其他人脏脏的就算了,乔妍女明星也脏脏的,很难评。
这些戏份的共通点是:
它们往往并非故事主线,却总被镜头刻意强调——
比如缓慢推近的肢体特写、仰拍视角下施暴者的阴影笼罩,甚至配乐里夹杂的喘息声。
这些处理方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男凝视角”。
即通过男性导演的镜头语言,将女性的痛苦异化为一种供人凝视的“奇观”。
更让人反感的是,行业对女性叙事的集体无意识。当男性导演占据主流时,女性角色的痛苦常沦为推动男主成长的催化剂。
《第二十条》里,郝秀萍的遭遇最终服务于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的觉醒;《浴火之路》中她的逃亡成了男性警察高光时刻的背景板。
这种叙事逻辑下,女性的身体不再是她的主体,而是男性英雄主义的注脚。
赵丽颖本人或许也在挣扎。
她在采访中提过想挑战“有力量感的女性”,但资本递给她的“力量感”剧本,常常包裹着陈旧的血泪叙事。
观众的不适感并非针对她的表演,而是对创作惰性的愤怒:为什么女演员的突破总要以“被侮辱”为代价?
或许,我们该呼吁的不是“赵丽颖别接这类片子”。
而是整个行业停下对女性苦难的剥削性开采。好的悲剧应该让人看见灵魂的震颤,而非肉体的溃败。
下次再看到赵丽颖的新片预告时,但愿我们不用下意识地想:
“这次她又会被侵犯到第几分钟?”
来源:电影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