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都觉得你“有病” 你会如何自证清白?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08:57 3

摘要:1905电影网专稿由自编自导,、、主演的剧情电影《阳光照耀青春里》于4月4日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程序员何立为独自开发了一款游戏,但他的所作所为扰乱了公司的融资计划,被公司强行送进了“青春里”精神康复院,在康复院中与一位精神病人林春春相识,两人展开了一场啼笑皆非

1905电影网专稿 由自编自导,、、主演的剧情电影《阳光照耀青春里》于4月4日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位程序员何立为独自开发了一款游戏,但他的所作所为扰乱了公司的融资计划,被公司强行送进了“青春里”精神康复院,在康复院中与一位精神病人林春春相识,两人展开了一场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中的何立为用14年的时间奋力找回精神世界的平衡,现实中的我们又该如何学会关照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期《今日影评》邀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生黄泽韬与我们共同解读。

中国plus版的《飞越疯人院》

在黄泽韬看来,这部聚焦精神障碍群体的《阳光照耀青春里》可以被称为中国plus版的《飞越疯人院》。黄泽韬给出7-7.5分的评价,他特别强调:“影片瑕不掩瑜,何立为的离开不是个人的胜利,而是法治社会的胜利。”

与《飞越疯人院》中主角被迫接受脑白质切除术的悲剧不同,《阳光照耀青春里》的主角何立为手握法律武器完成自我救赎。

电影中展现的司法精神鉴定程序、强制入院标准的法律依据,正是《精神卫生法》实施的现实投射。

黄泽韬指出:法律将“病”与“人”分离,精神障碍患者不再是被随意“收治”的对象,而是拥有完整权利的公民。精神疾病它并不可怕,大家对这个疾病和对精神病人的误解,才是阻碍他们康复的高墙。

精神病症的现实情况与艺术表达

影片中呈现的“幻想自己是白雪公主”、“腹中有龙”等精神症状也引发了观众诸多好奇。

对此黄泽韬坦言:“这跟临床能看到的患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艺术化表达。”现实中慢性患者更多表现为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就像被抽走灵魂的提线木偶。

对于影片中蒋奇明饰演的“高考困兽”,黄泽韬认为这个角色的设定很有意思,虽然说精神症状千奇百怪,有什么样的妄想幻想都不奇怪,但这个角色的出现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代教育重压下的群体焦虑,不过电影没有就这一块去展开也是比较可惜。

然而,片中主角何立为通过监控录像突然顿悟,黄泽韬也提出专业质疑:“现实中患者更可能怀疑影像被篡改”,这种戏剧化处理虽不真实,却与《美丽心灵》的创作异曲同工,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和艺术创作。

8:1的全球困境

普通人的心灵疗愈指南

当银幕照进现实,数据显示全球每8人就有1人存在精神健康问题,其中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面对这个隐形战场,黄泽韬给出了可操作的“心灵自救指南”:

1、增加觉察:例如情绪日记,记录每日情绪波动,客观追踪心理变化;28天规范正念练习,效果堪比抗抑郁药;

2、接纳自我: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带着问题生活,不要本末倒置,为了治病丢了生活。

3、寻找出口:压力宜疏不宜堵,我们要找寻一些出路,让自己的情绪有发泄的出口。

影片里那棵挤塌水泥墙的参天大树,黄泽韬将其解读为双重隐喻:既象征患者突破困境的生命力,也暗合心理学“植物神经”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像主角在围墙下拥抱阳光,每个生命都需要向下扎根的勇气,向上生长的执着。

这种意象延伸至现实层面,黄泽韬呼吁:“那句我们和患者的区别只是谁拿着钥匙的戏言,恰恰揭露了整个群体被边缘化的困境。”

当何立为昂首走出青春里医院时,他迈过的不仅是医疗机构的大门,更是整个社会认知的转型门槛。这部电影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现精神障碍群体的生存状态,更在于提示我们:法律是守护尊严的铠甲,但消除偏见需要全民意识的进化。

当阳光真正照进每个心灵的角落,那些被圈起来的精神围城,终将在理解与包容中土崩瓦解。这或许就是电影留给时代的意义,在法治保障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照耀下,每个生命都值得破土重生。

来源:1905电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