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赵丽颖主演的女性题材新片《向阳花》,在排片占比高达35%的情况下,票房却仅占总市场的12%,创下单日单厅票房新低。
清明假期首日,电影市场迎来一记闷棍。
由赵丽颖主演的女性题材新片《向阳花》,在排片占比高达35%的情况下,票房却仅占总市场的12%,创下单日单厅票房新低。
这个"高排片低票房"的"倒挂"怪象,让观众直呼"麻了",更引发行业对流量明星拯救电影市场的集体反思。
影院经理小王至今记得,清明当天大厅里此起彼伏的"求退票"声。
"本来以为赵丽颖能带足人气,结果放映厅里空了大半。
"数据显示,该片平均票价45元的场次,上座率不足15%,不少观众散场后直呼"这钱白花了"。
社交媒体上,#向阳花票房#话题下,网友用"吐拍片""现原形"等词表达失望,更有影迷调侃:"电视剧是免费追,电影是要用真金白银投票的。
"
作为内娱顶流,赵丽颖的号召力早被市场验证。
从《知否》到《风吹半夏》,她的电视剧作品总能引发全民追剧热潮。
但这次电影首秀却遭遇滑铁卢,豆瓣开分仅5.8,远低于观众预期。
业内人士分析,电视剧观众更看重演员的"颜值+CP感",而电影观众更在意叙事质量。
"当观众需要掏钱买票时,光靠明星名字已经不够了。
"某制片人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成绩单虽不理想,却意外成为内娱女明星电影票房的"天花板"。
同期上映的其他女演员作品,票房占比均不足5%。
这从侧面印证了观众对流量明星的"宽容底线"——即便赵丽颖的流量光环未能转化为票房奇迹,但相比其他女明星,她至少保住了"及格线"。
这场"倒挂"事件背后,藏着行业转型的阵痛。
数据显示,2023年电影市场中,由流量明星主演的影片平均票房跌幅达40%,而口碑佳作票房涨幅超60%。
"观众不是不买账,是不愿为'流量空心化'买单。
"导演陆川在采访中指出,"观众需要的不是明星脸,而是能打动人心的故事。
"
深夜的影院走廊,散场观众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下次再碰流量电影,先看评分""好故事才是真刚需"。
这些声音,或许比冰冷的票房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当"倒挂"现象成为行业警钟,或许我们该重新思考:在影视工业化进程中,流量明星究竟该是救命稻草,还是需要被超越的台阶?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举报-反馈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