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导在发力,有点抡大臂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5 21:30 2

摘要:冯小刚拍了《非诚勿扰3》之后,我已经有点迷茫了,按理说冯导应该不差钱。而且我一直觉得他曾经那么笨拙地完成了《一九四二》,打心眼里,他是想以另一种样子被写进中国电影史的,不是贺岁片导演,不单单是冯氏喜剧——尤其是他像张艺谋陈凯歌一样,背靠着一个很牛的文本大师刘震

冯小刚拍了《非诚勿扰3》之后,我已经有点迷茫了,按理说冯导应该不差钱。而且我一直觉得他曾经那么笨拙地完成了《一九四二》,打心眼里,他是想以另一种样子被写进中国电影史的,不是贺岁片导演,不单单是冯氏喜剧——尤其是他像张艺谋陈凯歌一样,背靠着一个很牛的文本大师刘震云。简单说,我一直觉得,冯导是有完成一部自己的《霸王别姬》或者《活着》的欲望的,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是这样的。

也不能说冯导的嗅觉不敏锐,他觉察到女性主义题材的世界性,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升腾空间,上两个我脑海里的刑满释放人员,一个是《本命年》,一个是《过年回家》,都是上一个千年的老故事,这切口挺好。

开场二十分钟有点意思,邓警官演的真好,特别定海神针的感觉,我是入戏了。但是两个女主出来以后的故事走向,就像片尾曲《野子》了,开始想到哪儿是哪儿,完全解放自我了。非常用力,凝萃冲突,把能设计的重返正常生活的各种冲突塞满了爆破给你看,突出一个:世界之大,没有一个容身之处。赵丽颖主打一个爆发式表演,还好那个黑妹直到最后才像个彩蛋一样表示自己会说话,双女主多少有点能量守恒。

“边缘人群+女性互助”,这两个词往这一摆,搞得你都不好意思甚至没有立场去说一部电影好不好看,我只能说这题材确实有价值,有意义,但是后面的剧情拍得确实很离谱。在故事仓促推进的某些时刻,我脑海里一度冒出“主题创作”的字眼。

赵丽颖是真拼,啤酒炫着烟叼着,确实卸载了很多偶像包袱,一口一个都在酒里了,这边飙着脏话,那边还能打手语,说当服务员就当服务员,说拉架车子就拉架车子,盯着“白狐狸”的诨名,最后还对大Boss下了狠手,人物填充那是真的满,“努力”两个字溢出银幕,而赵丽颖和片中的黑妹,形成了动静对冲,这么一看,还是话少占点便宜,因为更少的对白相对需要更多的“表演”,就像《第二十条》里,赵丽颖曾经也是不语的,被很多人念念不忘。

这时候的赵丽颖,很像同档期的张艺兴,或者更早一些的易烊千玺,目的很明确,挑战和突破自己,边缘、另类、非主流,他们肯定都知道,这是一种证明演员的“良策”,像查理兹·塞隆的恶魔,像妮可·基德曼的假鼻子,像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左脚和小雀斑的轮椅。勇气可嘉,但这肯定不是什么终南捷径。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当你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冯小刚,所有的错就都是导演的错了。

和很多运动一样,力量不是蛮来的,打羽毛球的人都知道,内旋外旋力传导,类似《电锯人》类似人刀合一,最重要不能抡大臂和压手腕,运转身体链接关节。《向阳·花》的冲突之多,很像《大腕》云集的包袱,是那种集萃的非常饱和的高浓度包袱,冯导拍喜剧,节奏问题不大,一抖一个响,但在一个严肃的题材里,这些浮光掠影的社会现象的展示就显得匆忙了,甚至有敷衍和拼凑的感觉。和《我不是潘金莲》一比,方方面面都下风吧。即便你说它是另一种《芳华》,也是方方面面都下风吧,《芳华》装着导演的青春幻象。

老实讲,我看《不说话的爱》和《阳光照耀青春里》是一个人包场。《向阳·花》也不到10个人。这让我想到鳄鱼帮帮主走出警察局说的那句话:我做什么都不会做电影,星期天电影院一个人都没有。我只能说,我看了档期三部电影以后,觉得不去看确实没有一点遗憾。

说句不好听的能在全球电影人都困惑的时代相遇在电影院里看两个小时不怎么样的电影也是个缘分。这么长的句子看着不得劲,我看两个小时的《向阳·花》的感觉也差不多。一码归一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还是非常期待冯小刚导演的《抓特务》的,希望它至少能让我忘记《抓娃娃》。

来源:大皖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