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洛杉矶山火余烬和政治动荡中,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于2025年3月3日举行。尽管政治问题占据了许多电影人的关注焦点,典礼现场却几乎没有人提及政治。大多数获奖者并未借机直接谈及他们对当下美国或国际政治事件的看法,这在通常持自由左翼立场的好莱坞显得有些异常
在洛杉矶山火余烬和政治动荡中,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于2025年3月3日举行。尽管政治问题占据了许多电影人的关注焦点,典礼现场却几乎没有人提及政治。大多数获奖者并未借机直接谈及他们对当下美国或国际政治事件的看法,这在通常持自由左翼立场的好莱坞显得有些异常。
《唯一的家园》是一个显著例外。这部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记录了位于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一座巴勒斯坦村庄马萨费尔·亚塔(Masafer Yatta)的毁灭,该地正是《唯一的家园》联合导演之一巴西勒·阿德拉的家乡。阿德拉与以色列记者尤瓦尔·亚伯拉罕合作拍摄了以色列定居者对这座村落发起的暴力袭击,巴勒斯坦居民被驱逐,建筑物被付之一炬。
尽管《唯一的家园》在全球各大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仍没有发行商愿意在美国大范围上映这部纪录片。为了符合奥斯卡的参赛资格,制片方不得不自行安排在纽约林肯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放映。阿德拉与亚伯拉罕登台领奖时没有过多谈及此片参与奥斯卡角逐的不易,而是将发言重点放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持续面临的死亡与破坏上。两位主创呼吁世界“停止不公行为和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清洗”,并隐约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提出异议。
柯南·奥布莱恩在整场颁奖典礼的主持中基本避免涉及政治话题,可正因如此,他对特朗普政府的含蓄调侃显得尤为突出。在谈到《阿诺拉》的成功时——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来自布鲁克林的性工作者与她新婚丈夫的莫斯科寡头父母斗争的故事——奥布莱恩说道:“看来美国人终于看到有人敢于对抗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人了。”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特朗普对好莱坞造成寒蝉效应就已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就在他就职前两周,亚马逊出乎意料地宣布将推出一部关于梅拉尼娅·特朗普的纪录片,而这位第一夫人将亲自担任该片的执行制作人。与此同时,讲述特朗普几十年前崛起历程的传记电影《学徒》仍未获得流媒体发行协议,尽管其主演(塞巴斯蒂安·斯坦饰演特朗普)和男配(杰里米·斯特朗饰演纽约法律界的“斗牛犬”罗伊·科恩)均获得奥斯卡提名。在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美国娱乐业推出了许多挑战常规的影视剧项目,而从上述两部纪录片的鲜明对比来看,当下好莱坞意欲在政治上保持低调的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特朗普上台两个月的时间里,各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在剧烈重塑美国。2025年1月22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以“保护民权和能力优先”的名义宣布在联邦层面中止多元、平等和包容政策(DEI)。违反该行政令的私人公司将面临民事和刑事调查的风险。迪士尼、派拉蒙、华纳兄弟等传媒巨头纷纷中止DEI项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在过去几年的文化战争中身先士卒,如今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3月21日,《白雪公主》在重重争议中上映,口碑跌入谷底,票房表现亦欠佳。该片的主演、拉丁裔演员瑞秋·齐格勒因其肤色和在社交媒体上的政治表态遭致观众的猛烈批评。南加州大学诺曼·利尔娱乐、媒体与社会中心主任马丁·卡普兰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如此分析《白雪公主》的失败,“我不确定有人能预测到一股反动力量能如此迅速且戏剧性地扭转文化潮流,但这显然已经发生了。曾经没有争议或令人自豪的决定,突然间以某种方式变得不再符合美国精神。”
电影《白雪公主》(2025年)剧照。资料图
“女性电影春节档”?
就本届奥斯卡而言,它还因缺乏大制作、高话题性的大片而显得格外特殊。2024年戛纳金棕榈奖得主《阿诺拉》横扫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最佳剧本、最佳剪辑五个奖项,成为本届奥斯卡的大赢家。这部由肖恩·贝克执导的独立电影虽然并未在中国大陆上映,但它因是“史上豆瓣评分最低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而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争议。奥斯卡颁奖典礼前,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为6.8,截至3月底,评分已降至6.4。中国观众对《阿诺拉》的批评包括,以性工作者与富二代的婚姻悲剧进行的阶级批判路数老套,大量限制级镜头和裸露情节流于男性凝视和情色消费,对性工作者面临的系统性压迫缺乏深度共情和剖析,女主角的觉醒依赖于男性施舍的钻戒,则被质疑为“男权叙事的变体”。
获得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的电影《阿诺拉》剧照。资料图
《阿诺拉》低分争议中的一个重要插曲,是演员文淇因给奥斯卡最佳电影《阿诺拉》打二星被挂上热搜。由她和刘浩存主演的《想飞的女孩》在3月上映。该片因导演文晏曾拍出过高分话题电影《嘉年华》和双女主题材而备受期待,却在上映后迅速面临口碑和票房双扑街,与同期上映的另外两部女性电影《还有明天》《初步举证》对比鲜明。
从来没有一个3月像2025年这样排了那么多女性电影,使得原本并非传统档期的国际劳动妇女节产生了档期效应,被影迷称为“女性电影春节档”。《还有明天》由意大利演员宝拉·柯特莱西自编、自导、自演,在意大利上映后获得2023年度票房冠军,跻身意大利票房前十。该片讲述了生活在1946年罗马贫民区的主妇迪莉娅挣扎、犹疑、觉醒和出走的过程。《初步举证》是首部在中国大陆院线大规模发行的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舞台纪录电影,讲述了年轻有为的刑辩律师泰莎成为性侵受害者后在司法系统中艰难寻求正义的故事。两部电影如接力般,向中国观众展现了20世纪以来女性争取平等和权利的漫长过程。《还有明天》和《初步举证》的豆瓣评分分别为9.4和9.5。
猫眼实时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还有明天》和《初步举证》的票房分别为4160.6万元和3538.3万元。尽管它们是3月上映新片中话题度最高的影片,但当月电影市场依然“念旧”——以42%的票房占比领跑的是已经上映60天的《哪吒2》。电影市场回暖的态势没能因《哪吒2》在2025春节档的“逆天”表现延续下来,令业内人士忧心忡忡。3月27日,全国电影大盘票房跌破了1500万元,这一数据创下了自2013年农历除夕以来的单日票房最低值。
电影院对观众的吸引力减弱的情况也在美国发生。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电影行业尚未走出低迷。据行业网站Box Office Mojo统计,美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从每年110多亿美元骤降至2020年的不到20亿美元。虽然票房收入此后开始缓慢回升,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2024年美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仅为86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来说,2025年奥斯卡提名电影中缺乏口碑大片,不再能评选出令大众信服的优秀影片,是美国电影行业坍缩的一个缩影。公众号“Sir电影”撰文认为,奥斯卡的定位一直是产业、大众和艺术缺一不可,这决定了奥斯卡并不青睐独立先锋电影的传统。但如今,这三者似乎成为了“不可能三角”,不再能兼顾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奥斯卡也因此翻车。
因此在星光熠熠、风光无限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场,一些电影人利用这个宝贵机会呼吁观众不要放弃电影的魅力。手握最佳导演奖杯,贝克说道:“在电影院与其他人一起观看电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我们可以一同欢笑、一同落泪、一同因恐惧而尖叫,或许也会一同陷入悲痛的沉默。在当今这个充满分裂的时代,这种体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是一种无法在家获得的集体体验。”
“目前,影院观影体验正面临威胁。电影院,尤其是独立影院,正举步维艰。是否支持它们取决于我们的行动。”他说。
月度电影:《还有明天》
电影《还有明天》剧照。资料图
在意大利上映16个月后,《还有明天》与中国院线观众见面。对于我们来说,《还有明天》是一个事先张扬的叙述性诡计,情书与选票的对位已在宣传中揭底,它利用女性与情爱在流行文化中的高度相关性,与观众做一场叙事游戏,先制造女主人公为情私奔的错觉,再说出她真正的目的——参与1946年的意大利全民公投。
对于有经验的观众来说,故事的走向完全是可预测的。可这部电影依然如此迷人,更多的时候,我提心吊胆地跟随着那位1946年的意大利女性,看她像是砖缝中冒出的野草,顶着千钧之力,仍然不肯麻木,不肯异化,保持敏锐与愤怒,坚定而果决地向前迈进,写下选票,点燃炸药。
影片之上,导演找到了一种悲悯却不哀苦的语言,尝试着向世界讲述我们的牢笼,与我们的史诗。女儿将证件递给母亲的瞬间,时空坍缩,母亲是女儿,女儿也是母亲,过去的女性与未来的女性相连,意大利导演与中国观众相拥。这个瞬间被处理得如此轻盈、无声,理所当然,而又惊心动魄。我们一定会一步步走出地下室,汇入洪流,浩浩荡荡地生存。伤痕不可抹去,过去无法重来,未来仍存忧患。但是还有你我,《还有明天》。(浔阳)
月度图书(虚构类):《献灯使》
《献灯使》作者多和田叶子。视觉中国丨图
一场核灾难使日本成为闭关锁国的“不死岛”,老年人被放射性物质剥夺了死亡的权利,少男少女则罹患重疾不断死去,物质条件一落千丈,人们不得不在末日废土中生活,那会是“地狱草纸”上描绘的烈焰加鲜血场景吗?日本作家多和田叶子写了五个短篇小说,让人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颇具女性气质的“反乌托邦”——曾祖父拼尽全力照料曾孙,小学老师参加地下组织要把学生偷送出境,两个女子在大地震中相互扶助组成家庭,虚荣的政客在又一次核爆中受到惩罚,最后,幸存下来的动物们要用各种各样的字典建一座巴别塔。世界如此黑暗,更显点点烛火的可贵,那直径五厘米、高十厘米的“献灯使会”蜡烛,每天清晨由会员各自点亮,不是为了彼此鼓舞,而只是为了自我确认,令人动容。反乌托邦小说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萦回批评,作者反核、反战、反腐败政治、反消费社会、反性别固化、反环境污染。我为“字典”一幕鼓掌,作为一个语言魔术师,多和田叶子没有放弃建塔的梦想,未来社会的首领必须是“翻译”,“献灯使”的另一重意思是“遣唐使”,有沟通才有希望。(马凌)
月度图书(非虚构类):《笔的重量》
这是小说家、日本文学译者默音的一部文学评论随笔集。记录了数位日本女性作家的故事,有印在五千元纸币上的女作家樋口一叶,出生于明治时代而能够靠稿费实现经济独立的田村俊子,给日本第一份女性创办的文学杂志绘画的尾竹红吉、高村智惠子,从作家丈夫的口述笔记员到成为轰动一时畅销书作家的武田百合子。
我以前在默音老师的译文中读到过樋口一叶和武田百合子,很为她们的文字着迷,这次又在随笔中读到她们的一生,更加亲切。这本书不仅写了几位女作家的生平,也从女性写作的角度描述了从明治到昭和的文学时代。
杰出的女性用写作照亮自己,也照亮了一个文学时代。(西窗随笔)
月度展览:刘海粟美术馆建馆三十周年纪念展
在纪念展上与观众见面的刘海粟油画作品《上海外滩》(1956年)。资料图
刘海粟生前收藏了大量古代书画和近现代艺术精品。在1994年去世前,他将绝大部分藏品捐赠给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刘海粟美术馆。这些藏品包括三百多件古代书画、三百多件油画以及两百多件书法和国画作品。在古代书画部分,展品远至五代时期的关仝,还有八大山人、倪瓒、仇英、唐伯虎等众多名家之作。近现代部分则包括吴昌硕、康有为、梁启超、胡适等大家的书法作品。
这次建馆30周年的展览一共有四个展厅,除了刘海粟本人的捐赠,其他展厅则展示了建馆后陆续收藏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1999年开始,刘海粟美术馆持续举办上海市青年美展,成为许多青年艺术家崭露头角的舞台。如今知名的蔡国强、丁乙、张恩利等人,都曾从这里走出。这次展览横跨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艺术,作品种类丰富,涵盖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华。在任何维度上,都堪称是天花板级别的展览,而且,居然还是免费的。(贾布)
月度剧集:《苦尽柑来遇见你》
《苦尽柑来遇见你》剧照。资料图
这是一部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剧情的家长里短剧,却是一个国度横跨近70年的人间史诗。看似絮絮叨叨毫无主线,也没有什么震人心魄的大场面,背后却是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的精细打磨。大巧若拙,纪录片般细密真实的叙事针脚里,看到的是生命的轮回、欲望的共通、情感的相融,和人性中微不足道却始终存在的微光。而今的影视剧青睐风光无限的霸总爽文,但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才能见到不被磨折的爱与包容。
剧中,四代人的生活形成了一种互文与轮回,但这种轮回并不令人感到难以逃脱的绝望,只会让人意识到:没有一种伤痛独一无二,总有人受过和你一样的伤。也没有一种伤痛不能逾越,总有人已经熬过来了。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安心的呢?剧说的是韩国,但可以相信,东亚的观众,都能感同身受。当然,喜欢嗑cp的朋友也有福了,李知恩和朴宝剑超好嗑,一点不输给偶像剧。(白锦锦)
月度纪念:赵燕侠
图为赵燕侠2007年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重阳节京剧老艺术家演唱会”上表演京剧选段。视觉中国丨图
2025年3月19日,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赵燕侠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7岁。赵燕侠成长于京剧世家,6岁开始登台表演,14岁到北京后师从当时的四大名旦之一、荀派艺术创始人荀慧生。她的嗓音清亮,唱腔刚柔相济,表演细腻入微,在《玉堂春》《白蛇传》《沙家浜》等剧目中塑造了诸多经典形象。她不仅是舞台上的巨星,更是京剧改革的先锋。她以荀派为根基,又大胆创新,自成一派,终成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她率先尝试现代戏,将京剧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也在海外巡演中让世界认识了京剧之美。九十七载春秋,她以一生的热忱守护京剧,也在舞台上留下一道不可磨灭的身影。如今她谢幕了,但她的唱腔、她的身段、她的风骨,依然回响在戏迷的心间,如一阕绵长的京胡曲调,余音不绝。
南方周末记者 林子人
责编 刘悠翔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