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脚刚把《哪吒》捧上神坛喊"国漫之光",后脚转头就给刘德华的新片疯狂打call。
说白了,咱们观众现在就是一群"渣男"——
前脚刚把《哪吒》捧上神坛喊"国漫之光",后脚转头就给刘德华的新片疯狂打call。
但仔细想想,这真不怪咱们"变心",你看看电影院给咱喂的都是什么饭?
《哪吒之魔童闹海》150亿票房够吓人吧?可它续集吃得满嘴流油时,观众还得翻五年前的冷饭补课才能看懂剧情。
反观《焚城》这倒霉孩子,砸了2.5亿拍大片,院线亏得底裤都不剩,结果上线流媒体三天就逆袭登顶。
这说明啥?现在的观众早不是给啥吃啥的傻白甜了!
现在的电影圈都得了"续集癌"——仗着前作人气疯狂薅羊毛。
《魔童闹海》表面是国漫崛起,暗地里暴露的是创作力透支。
五年了还要观众补习前作,这和电视剧注水有区别?观众掏钱是来看新故事的,不是来参加电影知识考试的!
刘德华用《焚城》给行业上了堂课:7.2分看着不高,但人家是实打实的灾难片新尝试。
院线观众可能嫌票价贵,可上线流媒体后,大家就愿意花6块钱看看60岁天王怎么玩命。
这说明观众要的不是IP轰炸,是能值回票价的诚意!
这里藏着个行业潜规则:院线电影现在就是赌场,2.5亿拍片敢赌观众会为特效买单。
但流媒体时代,观众更精明——花小钱能看到刘德华真摔真打,谁还去影院看五毛特效?
《焚城》的逆袭恰恰打了资本的脸:好故事+真演技才是硬通货。
说到底,观众现在分得清什么是营销泡沫,什么是真材实料。
《哪吒》续集越成功,越暴露国漫还在吃老本;《焚城》院线惨败却流媒体翻红,证明好内容永远有市场。
咱们不是善变的"渣男",只是不想当被割的韭菜罢了!
来源:九颗鸡蛋的蛋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