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总导演最新作品,关于一种最接近完美的食物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6:37 5

摘要:我今年60岁,距离我制作的第一部纪录片在电视台放映,已经有整整40年了。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再到之后的《风味人间》,我始终在记录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独特的区域性美食。这几年美食相关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大家日常能接触到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怎么去做一些不

《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的新作《牛奶是部文明史》

3月6日正式在腾讯视频上线。

与以往不同,

这是一次由特仑苏策划打造,

联合陈晓卿导演团队,

将镜头对准“牛奶”这种最日常的食物,

用六集的长篇幅,探索细分品类的全新叙事。

在内容市场,纪录片向来小众,

商业化的难度则更高。

《牛奶是部文明史》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当影像叙述上的突破越来越难,

特仑苏与制作团队深度的内容共创,

为纪录片拓展出多元的可能,

同时,这也是牛奶行业的领导者特仑苏,

站在行业顶端为整个乳制品市场的一次发声。

这个三月,《牛奶是部文明史》上映之际,

一条与陈晓卿导演聊了聊。

牛奶如何塑造了我们的饮食习惯,

又为何成为家庭、族群乃至文化间的纽带,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

牛奶是一个见证者,还是推动者?

这次与特仑苏在这部纪录片上的深度共创,

又让他收获了什么全新的想法。

以下是陈晓卿的讲述:

我今年60岁,距离我制作的第一部纪录片在电视台放映,已经有整整40年了。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再到之后的《风味人间》,我始终在记录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独特的区域性美食。这几年美食相关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大家日常能接触到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怎么去做一些不一样的探索,成了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当特仑苏提出,想要围绕“牛奶”打造一部承载全球文化的纪录片,去重构大家对于这种常见饮品的认知,我们一下子就眼前一亮,认为非常值得去做。

任何一个食物的领域,当你真正打开它,它都是一个无限的宇宙。这支纪录片能够最终落地,很大程度上依托了特仑苏。特仑苏从专业角度提供许多想法及建议,这次共创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切入视角,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宏观图景。

牛奶看起来是一种单一食物,但它的种类和衍生制品非常多。戴高乐有一句名言:“该如何治理一个拥有246种奶酪的国家?”说的就是仅法国一个国家,就拥有几百种不同的奶酪,可见牛奶在人类历史上的广泛使用程度。在人类前进的每一个里程碑里,你都能看见牛奶的身影。它从时间和空间上都覆盖了全球不同的族群,甚至可以说,牛奶是区分我们从蛮荒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整部片子在特仑苏和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历时1年多,探访了近10个国家,最终以“牛奶”为脉络,编织出了全球牛奶文化的图谱。我们将其命名为《牛奶是部文明史》,希望从历史、地域、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去展现牛奶在整个人类文明中扮演的角色。

截取自纪录片《牛奶是部文明史》

一个很有趣的事实:人类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个在结束哺乳期后继续食用动物奶的物种。当我们第一次驯养母牛,主动地去获得牛奶,这个瞬间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优质的能量来源帮助我们获得了在生存上的巨大优势,人类能够成为这颗星球上多维度的主人,与牛奶带来的帮助密不可分。

牛奶和人类也是一种相互驯化的关系。最初,断母乳之后,我们的身体就不再产生能够分解乳糖的酶,也就是常说的“乳糖不耐受”。但研究发现,几千年前的北欧人长期饮奶的习惯让他们逐渐适应了牛奶,最终发生了基因突变,然后代代相传。这就是一个牛奶改变人类基因的故事。

截取自纪录片《牛奶是部文明史》

当我们走进牛奶背后的宇宙,会发现它从各个层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态与观念。许多民族的重要仪式里都会有牛奶的参与,比如塔吉克人的婚礼,最庄严的环节就是把牛奶抹在额头上——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他们把牛奶视为一种生命之源。

牛奶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最接近完美的食物,没有高嘌呤,不容易上火和长胖,同时带来大量的营养。牛奶也伴随了人类漫长的发展史,它的每一次旅程,都与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同频。与特仑苏共创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去做这样一支纪录片的必要性,牛奶本身就是一扇窗口、一条纽带,它不仅展现了文明的多样性,更将不同的族群、文化、乃至于世界连接在一起。

这些年,拍摄过的食物越多,我越感受到地球各处有太多的相似和不约而同的巧合,有些是口味上的,有些则是烹饪方法。所有的食物和人一样,都有一双脚,行走在这个星球上,给我们带来既风格独特、又彼此交融的风味。我们探索食物的过程,往往就是在寻找自己。

食物消弭的不只是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屏障,有时它也能帮助人和自然重新适应彼此。在特仑苏的邀请下,我们曾两次前往了乌兰布和沙漠,那里地处北纬40-50°,是公认的黄金奶源带。

乌兰布和曾经是一片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汉代之后才逐渐荒漠化,现在是中国的第八大沙漠。但是在这里,我们拍摄到了一条非常完整的“治沙-养土-饲喂-生产”的生态链。在看起来并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沙漠里,却生产出了高品质的牛奶。

这是人创造的一个奇迹,却又没有违背自然的规律,带给了我们很多震撼。我不太赞同“改造自然”这种说法,而是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相互迁就,才最终造就了乌兰布和以及许多其他的关于牛奶的故事。

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用食物的视角,看见这颗星球上的文化多样性。这一次与特仑苏的共创,也加深了这方面思考。一滴牛奶的背后有非常广袤的图景,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是固态还是液态、是酸奶还是奶酪,当我们摄入牛奶的瞬间,就是一种对身体、生命的滋养。

世界的美好在于多元,但这些多元之中的殊途同归,是最为迷人和重要的部分。从游牧到农耕,从工业文明到现代食品工业,历史长河中,牛奶始终是文明的标志。特仑苏历经变迁升级提供更深厚的营养,也是在续写着牛奶的故事

拍摄这支纪录片的另一目标,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牛奶,喜欢牛奶。

我现在是一个每天喝牛奶的人,但我的童年时代是没有牛奶的,我是喝粥长大的。牛奶意味着什么?如果我小时候有牛奶的话,还会是现在的样子吗?我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也真切看到牛奶能够给一个族群带来的变化。比如生活在东非的马赛部族,他们的食物种类很少,牛奶却让他们拥有极佳的视力和体力。还有南美洲,大航海时代后他们才开始养牛、喝牛奶,但现在整个南美洲的牛奶消费量已经后来居上了。我们在那里认识了两个年轻人,他们每天开着小货车,装着空的牛奶罐,在山谷里飞驰,去分散的十几个小牧场里收新鲜的牛奶,然后立刻送到城市的站点,往往到的时候门口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

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出发点,我希望通过这支纪录片,能够把牛奶的好处,牛奶对人类的重要性说清楚,也希望更多的普通人也能喜欢上牛奶,喝更好的牛奶。如果这支纪录片能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牛奶的意义,那我们的耕耘就是有收获的。

《牛奶是部文明史》是特仑苏与陈晓卿导演联合打造的首部牛奶主题纪录片。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饮品,在纪录片中被挖掘出了全新的内涵:不止是一种食物,更是塑造人类生活方式的关键力量。

这次共创中,特仑苏深度参与了整支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从前期的策划、内容结构、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更从牛奶及乳制品行业从业者的视角,给到专业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撑。

“想要真正去拍好一支片子,肯定是件长期主义的事情。这个过程很难,但特仑苏和我们一样,始终坚持对更好的追求,一起沉下心去打磨,才能够最终呈现出这样的作品。”陈晓卿说。

《牛奶是部文明史》共有六集,目前已播出《最初的甘甜》《时间的支流》《生命的滋养》。纪录片从不同种族对牛奶的热爱、牛奶如何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牛奶中凝聚的生命智慧等多个层面,去诠释牛奶这一饮品所承载的文明基因。

从游牧时代第一次驯养母牛、主动取奶,获得生存上的优势;到农耕时代为了保存牛奶,发明各种加工奶制品的方式;再到为了方便运输、存储牛奶,迎来工业文明,巴氏杀菌技术逐渐普及……牛奶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正是在每一个普通人追求更好、更营养的可能之中,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迈进。

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类跨越时间长河,始终追求更好,这也是特仑苏一直以来的目标。自2005年特仑苏开创中国高端牛奶品类至今,品牌发展的20年间,特仑苏不仅持续提升乳品品质,更致力于让饮用牛奶成为国民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用更优质的奶源,更深厚的营养,持久陪伴用户更好成长。

在20周年这个特殊节点,特仑苏再次肩负起了行业领导者的责任,为整个行业挖掘全新的文化价值。特仑苏联合媒体,共创首部牛奶人文纪录片,不仅展现了牛奶丰富的营养价值,也从文化程度重构了消费者对于牛奶的认知。看完这部纪录片,每个人在饮用牛奶的时候都能意识到,手中不仅是一杯高营养价值的饮品,更是一段人类文明的源流。

通过《牛奶是部文明史》,特仑苏再次诠释了对于“更好”的理解:牛奶不仅关乎个体的营养,更与人类的历史、文化认同、全球共生等宏大议题相连。更好的牛奶,就是更好的未来。现在,《牛奶是部文明史》每周四晚18点正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结合纪录片内容,特仑苏还推出了一套联名产品,以独特的“牛奶文明”长卷作为包装,让用户能够“品更好牛奶,鉴世界文明”。

无论是一帧一帧的纪录片,还是一点一滴的牛奶,都在不断地淬炼中变得更好。对于更好的追求永无止境,当我们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在走向更好。

来源:左右图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