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吒2》的成功让不少人为之振奋,但与此同时,娱乐圈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冷淡。
《哪吒2》的成功让不少人为之振奋,但与此同时,娱乐圈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冷淡。
这部动画电影在全球影视排行榜上攀升至第八名,央视更是频繁为其庆贺,可明星们的反应却出奇地低调。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李幼斌的一番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如今,《哪吒2》已经成为全国票房第一的动画片,央视不仅在新闻联播中插播了破百亿的消息,甚至在票房还没突破百亿时就开始为《哪吒3》预热。
这种官方的大力支持让人感到温暖,仿佛国家对国产动画的认可和鼓励从未如此强烈。
然而,在这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中,娱乐圈的明星们却显得异常安静。
以往,每当有新影片上映,尤其是取得历史性突破的时候,明星们往往会纷纷转发、庆祝,表达对影片的支持。
但这次,《哪吒2》的表现再好,也没有引来太多明星的关注。
这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不够出色,而是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这部电影的全部角色都是虚拟的,没有一个真人演员。
这意味着片酬这一块几乎不存在,明星们自然不会因为利益关系而积极宣传。
就像李幼斌曾经在采访中提到的那样:“演员就是演戏的,可看看如今的演员,综艺、真人秀玩得团团转,都是奔着钱去的,如今太多明星重利。”
在这种情况下,明星们是否愿意为一部与自己无关的电影站台,就全凭个人喜好了。
过去,为了保证票房,很多电影都会请来流量明星,其中很大一部分成本都花在了演员的片酬上。
而这次《哪吒2》的制作费用则主要用在了特效上,配音演员的工资虽然重要,但远不是大头。
这种变化表明,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逐渐成熟。
另一个原因是担心站位问题。
在《哪吒2》之前,影视圈里流传着一种“影视寒冬”的说法,有人认为自己的作品成绩不好是因为排片不佳、观众不懂欣赏等外部因素,很少有人反思自身的问题。
结果,当《哪吒2》出现后,它凭借口碑和质量迅速走红,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如果此时明星们站出来支持《哪吒2》,无疑是在承认之前的电影确实存在问题,可能会得罪一些导演或同行,影响未来的资源分配。
因此,他们选择了保持沉默。
尽管如此,《哪吒2》并没有因此被唱衰。
当初光线传媒的老总预测该片票房能达到70亿时,很多人觉得这个数字过于夸张。
没想到春节档一上映,电影的票房一路飙升,最终突破百亿大关。
然而,随着票房的增加,网络上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有人认为电影不值得这么多票房,甚至传出票房虚假的说法。
当时由于电影太过火爆,很多院线还使用了手写票,导致部分票房未能统计进去。
据传最起码有几千万的票房被偷,但这并未对片方造成太大损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职业黑粉开始出现,试图将《哪吒2》捧得过高,然后进行攻击。
有人扒出了导演饺子的过往作品,发现豆瓣评分只有五点几,于是开始质疑他的能力。
黄渤曾说过:“现在身边全是好人。”
一旦把一个人捧得太高,就会有人翻出他的过去,进行批评。
面对这些声音,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过分抬高或贬低任何人。
毕竟,抛开电影光环,大家都是普通人。
与其争论不休,不如期待《哪吒3》的到来。
导演饺子已经闭关创作,相信他会带来更多惊喜。
希望观众们能够理性看待这部电影的成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毕竟,每一部优秀的作品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
最后,关于《哪吒2》的票房争议,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部分,都不应该成为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
真正重要的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它带给观众的感受。
希望大家在享受电影的同时,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共同见证中国电影的进步和发展。
来源:白鲸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