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121.23亿,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9!饺子登顶中国影史导演票房榜。两位奥斯卡评委观看了《哪吒2》后喊话:“希望《哪吒2》角逐奥斯卡奖。”作为一个县城的文化工作者,我也在春节早早参与了这个百亿大项目,贡献了116元的票房。看完
张勇当阳关公文化
2月1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121.23亿,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9!饺子登顶中国影史导演票房榜。两位奥斯卡评委观看了《哪吒2》后喊话:“希望《哪吒2》角逐奥斯卡奖。”作为一个县城的文化工作者,我也在春节早早参与了这个百亿大项目,贡献了116元的票房。看完《哪吒2》,也引发了我这个关公文化研究者对关公IP的一些思考。
一、裂变:从传统IP的现代性看哪吒现象的启示
2019年的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颠覆性叙事撕碎了传统神话的刻板印象。这个烟熏妆"魔童"的呐喊,精准击中了当代青年的价值共鸣。制作团队将道教学说中的"逆天改命"转化为现代个体抗争的隐喻,使古老IP焕发出惊人的传播势能,证明传统文化IP的年轻化改造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2025年春节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面对困境,面对着种种不可能说了一句质朴的话——“我想试试”,让人感动。最后哪吒真的逆天改命,迎合了很多年轻一代冲破阶层固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服输心态,与屏幕前那些自强不息的年轻人在命运的狂风暴雨里横冲直撞,和命运死磕到底的精神高度契合,直击心灵。
近期,六代战机上天,DeepSeek另辟蹊径横空出世,《哪吒之魔童闹海》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9!确实大大增强了国人自信。这实际上也映射了《哪吒2》导演饺子和DeepSeek梁文峰这些中国新生代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
《哪吒2》的成功源于对文化原型的深度解构与重构。哪吒IP的现代化并非简单的视觉创新,而是通过角色重塑,将"剔骨还父"的悲壮故事转化为对抗偏见的成长叙事。当敖丙从宿敌变为挚友,当李靖从权威化身慈父,当传统母亲形象被注入现代家庭伦理与友情价值观,引起了观众共鸣。这种叙事策略为关公IP开发提供了重要启示:如何在保持文化本真的同时,实现价值观念的时空转换。
数字技术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催化剂角色。特效镜头构建的"山河社稷图",不仅是视觉奇观的呈现,更是传统美学体系的数字化再生。这种技术赋能的文化表达,提示着关公IP开发需要突破戏曲脸谱化的视觉定式,在虚拟引擎中重构青龙偃月刀的锋芒。
二、 觉醒:从哪吒重生看关公IP的价值脉络
在《哪吒》系列以170亿票房改写中国动画电影史后,一个文化命题持续发酵:谁将成为下一个引爆市场的传统人物IP?人们理所当然的将目光投向传统的四大名著,中国历史和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部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一部作品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不少,但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那位面如重枣、美髯垂胸的武圣形象愈发清晰。
关羽由人而侯、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由圣而神,在灿若星河的历史人物中独树一帜。关公崇拜是一个真实的人格崇拜,经过1800多年的流变,已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信仰、超越国度、超越阶层的独特文化现象。关羽,这个承载着两千年文化密码的忠义符号,迫切需要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褪去庙堂金漆,显露出跨越时空的IP价值。
其实,从洛阳关林到香港警署,从山西会馆到东南亚商会,关公崇拜早已突破单纯的信仰维度,演变为全球华人的精神图腾。在流行文化中,关公形象已显现出惊人的跨界潜力。从王家卫《一代宗师》的"忠义当头",到手游《王者荣耀》的"冷晖之枪",从网文《鬼吹灯》的镇墓武神,到潮牌"CLOT"的刺绣图腾,关公元素在不同媒介中持续裂变。这种文化渗透力,暗示着超级IP的雏形已现。
我们将关公的忠义精神置于现代精神审视,其内涵正在发生微妙嬗变。香港廉政公署会议室的关公像,象征着司法公正;旧金山华埠商铺的关帝画像,寄托着商业诚信;电竞战队"忠义堂"的队徽,演绎着团队精神。这种价值泛化现象,为关公IP的现代诠释提供了多元切入点。数据显示,全球共建有各类关庙30多万座,关公信众达到了6亿多人,这种跨文化认同基础远超其他传统IP。这种跨阶层的文化共识,构成了IP开发的深层价值基础。
三、涅槃:关公IP的进化之路思考
关公文化是当阳唯一的世界级文化符号,更是当阳的战略性资源。当阳是关公威武之地、安葬之地、显圣之地和皈依之地,是关公崇拜的源发地、关公信俗的形成地和关公文化的发祥地。目前,当阳正与“四省六地”联合将“关公文化史迹”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当阳推广“长坂雄风 信义当阳”城市品牌,建设“全国关公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关公文化数字资源中心”,力争把当阳打造成关公崇拜源发地、关公文化阐发地、关公精神践行地和关公旅游目的地。
传统神话人物哪吒再次以动画出圈爆火给了我们启示,打造关公IP,再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了,仅仅拍几个电视片,开场发布会就指望出圈,无异于痴人说梦。要善于突破传统思维,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叙事手法来进行呈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契合年轻人的观念,让关公IP走向世界。
(一)重构关公IP的核心在于寻找历史原型与当代精神的结合点。麦基的故事理论强调"原始模型"的重要性,关公的"千里走单骑"可转化为职场人的坚守初心,"华容释曹"可解构为原则与人性的冲突。这种叙事转化需要避免简单的道德说教,转而聚焦人性困境的现代演绎。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好多经典台词,除了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还有“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等等。这些台词显示出哪吒的无畏和决心,敢于冲破困境,挑战常规,引起了观众的共情,这些都值得我们重构关公IP时学习和借鉴。
(二)在技术维度,关公IP开发亟待构建全新的美学体系。敦煌研究院的"天龙八部"数字化项目证明,传统纹样经粒子特效处理后,能产生震撼的视觉张力。设想中的关公形象,或可融合宋代山水画的留白意境与赛博朋克的机械元素,在青龙刀上镌刻数据流纹路,在战甲中嵌入甲骨文代码。
关公数字IP的开发也需建立文化守则,保持其IP神圣性。2月13日,山西解州关帝祖庙、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福建东山关帝庙、泉州通淮关岳庙等五大关庙联合发出声明,对利用AI技术生成制作“关公”的图片抹黑关公形象,以低俗、恶趣味等博取流量的行为零容忍,坚决抵制,绝不姑息。2月14日,新京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关公”形象被烂梗抹黑,AI生成不能没边界》,对无底线地用烂梗对“关公”进行“二创”进行了批判,指出这些作法既是对历史原型的不尊重,也亵渎了正向的文化内涵,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因此,关公数字IP的开发也应有"不可触碰区",要尽量不参与虚拟恋爱剧情等烂梗;要设置文化解释的"弹性缓冲区",同时,要大胆创新,如允许青龙刀化身量子武器;开辟用户共创的"开放实验区",激励年轻群体重塑义薄云天的当代演绎。
(三)商业化路径需要建立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转换通道。故宫文创的"朕的心意"模式证明,传统文化IP可通过分层开发实现多元变现。关公IP也可构建"神圣-世俗"双线体系,开发构建多级矩阵,核心层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高端线开发元宇宙关帝庙NFT,大众线推出"忠义值"社交APP,影视线打造"武圣"系列动画电影。这种立体开发模式,既能维护文化尊严,又能激活产业价值。
商业化路径需要建立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转换通道。故宫文创年销售额超15亿元的案例证明,"符号提取-场景适配-情感共鸣"的转化模型具有普适性。站在文化复兴的历史节点,关公IP的现代化不应是简单的商业掘金,而是一场文明基因的唤醒仪式。当我们在当阳关陵触摸千年古柏的年轮,在硅谷实验室编写青龙刀的算法,在元宇宙空间重建桃园结义的场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正在创造新的文化语法。这场始于哪吒的文化觉醒,或许将在关公IP的涅槃中抵达新的高度——不是神像重塑,而是让忠义精神在数字文明中重获新生。这种重生,将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永恒基因。
结语:义守千年的数字重生
从洛阳关林斑驳的宋代石刻,到元宇宙中舞动的数据化青龙,关公IP的涅槃之路映射着文明传承的深层逻辑。这种重生不是对文化母体的粗暴解构,而是在数字基因重组中实现的精神延续。当虚拟现实技术重现白马坡前的血色残阳,当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桃园结义的诚信协议,两千年前的忠义魂魄将在数字空间获得新生。这既是传统文化对抗时间熵增的突围,更是文明火种在数字原住民中燎原的必经之路。关公IP的觉醒,终将证明:真正的文化不朽,从不在香火供奉中凝固,而在与时俱进的诠释中永续流传。
来源:小屹动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