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特供,《诡才之道》,真的有鬼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24 23:27 1

摘要:只是片子类型直接从恐怖喜剧变成了元电影,像《摄影机不要停》那样多了自我反思与自我解构,但好看度并没有减弱多少。

《诡才之道》内地版比台湾版多了两分钟。

分别是开头结尾给制片人打电话的片段,让有鬼变成了拍片,倒也符合建国后不能有鬼的审核。

只是片子类型直接从恐怖喜剧变成了元电影,像《摄影机不要停》那样多了自我反思与自我解构,但好看度并没有减弱多少。

影片侧重的是都市传说中的各种鬼故事,只不过以喜剧的方式讲出来。

特别照顾喜欢看鬼片但又怕被吓到的观众,也满足了我们多年的愿望,给所有鬼片去掉音效换上猪八戒背媳妇的配乐。

有了这一层保护,接下来就能踏实看片,导演把许多鬼片的经典造型与创意融在一起。

如《驱魔人》的折腰,《鬼影》的骑脖,《午夜凶铃》的长发,《鬼来电》的电话,又借鉴了《寻梦环游记》的内核,但本质上还是台湾擅长的温情小品。

导演很巧妙的做到了学而非抄,人间不被遗忘,阴间不会消失,消失就得交钱办证,定期考核,没钱没业绩那就末尾淘汰,一样消失,从而引发关于社会现象、生活困境、东亚家庭的深层思考。

这时,真正的鬼正式登场了。

真正的鬼是职场,是内卷,拼命的拼效率、拼才华、拼绝招、考核kpi,富了老板,苦了自己,头发少了,身体垮了,分币不挣。

还要为设定的各种不给钱没调休的荣誉奖过度操劳,结果老板赚的盆满钵满,打工人累的直不起腰,面无生气,甚至功劳都是领导的,自己只能当替身。

做着各种杂活,创意也被领导抢去为她锦上添花,洁西卡的手底下的“人”就是这么被她剥削的,所谓选秀助你成名,其实都是做她炮灰。

同时,必须与时俱进,随时学习以免被时代淘汰或他人取代,还得注意职场竞争,命硬的打工人不止996简直007,“这人八字怎么这么重?”“是社畜。”

真正的鬼是为了流量抓耳挠腮,只为被看见。

天天盯热搜,抢着蹭,生活没了规律,不敢一日不看手机,生怕错过热度,少了一键三连的准赞评。

阅读量是多少,转化率做了多少,有没有增粉,想办法出圈红起来,以至于为了被看见底线一再被放低。

真是一日社畜,一世牛马,即便当了鬼也不得一刻安闲,还得为一张厉鬼证日夜奔波,“都当鬼了怎么比当人还累啊!”

真正的鬼是落后的原生家庭。

影片批判望子成龙,出人头地的东亚传统养育价值观,天天给子女施加压力,要做别人家的孩子,念书时要好好学多得奖,毕业后要事业有成娶妻生子或相夫教子。

人生的每个阶段总逃脱不了无形的枷锁,这也让在东亚家庭下长大的孩子能吃苦会努力但总有些不自信,而这种教育不会轻易改变,我们当了父母之后又会重复,说实在的,当下社会能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已属不易。

若是该片只求共情,一味输出负面情绪,借角色之口道不公也就不会感人,后面有了如何活着让影片的立意不再虚浮。

如片中会有一些说教煽情,像陈柏霖对王净的言传身教,告诉她不要气馁,父亲对女儿善意的谎言,为她打印了一张努力奖。

这都是在鼓励人生,积极生活,虽然很鸡汤,但有时候良言一句真的可以三冬暖,也能够改变命运,人在迷茫时需要加油,焦虑时需要开导,因想不开或看不开而转不过弯的人很多,别人适时的关怀与解惑确如阳光,助力以后灿烂。

《诡才之道》值得一看,只是票房有些惨淡。

《周处除三害》三天便破亿,而《诡才之道》预测票房才3525.9万,还不如《周处除三害》的单日票房多,大概率不会复制它的奇迹。

一来没有可玩的梗,如“时间差不多啰”“新造的人”,二来宣发不给力,没有扭转鬼片给人的刻板印象,口碑没发酵起来,三来主演的知名度在大陆确实不如阮经天。

《诡才之道》一开始就输了一大截,再加上后续乏力,追上《周处除三害》难如登天。

来源:闲人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