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节贺岁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创造了一个新的票房“神话”:至2月6日中午,该片总票房超越《长津湖》,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至2月7日21时,又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新华社记者
2025年春节贺岁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创造了一个新的票房“神话”:至2月6日中午,该片总票房超越《长津湖》,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至2月7日21时,又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而就在短短几个月前,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同样震撼登场:截至2024年底,该产品全球销量突破2800万份,销售额超90亿元,带动国风游戏成为市场新宠。
从“悟空”到“哪吒”,神话题材的现象级产品接连涌现,激发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更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这些神话,为何不断创造“神话”?
“悟空”问世之初,便在网络上掀起热议。玩家们激动分享,好评如潮,相关话题长时间占据网络热搜。
“哪吒2”上映,火爆程度同样超乎想象。许多影迷不仅自己观影,还带上家人去影院“二刷”“三刷”,推动“哪吒2”排片密集,票房势如破竹一路飙升。
2025年2月6日,辽宁沈阳一家影院张贴着《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新华社记者李钢 摄
“哪吒2”以主角的个人成长为主线,巧妙融合亲情、友情、正义、梦想等主题,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情感共鸣。
走出影院的网友,称“哪吒2”是“第一部的全面升级”“好看到超出预期,打破了对哪吒闹海传说的既定想象,为故事塑造了符合时代的全新内核”。一句句不吝赞美的评价,反映的是观众对影片的深度认同。
从“悟空”到“哪吒2”,这些爆款文化产品用美、炫、酷的形式,重新演绎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神话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悟空”与“哪吒”的火爆,源于团队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和无限追求。
曾几何时,人们感叹好莱坞大片里的特技镜头、酷炫情节。但囿于当时的电影工业技术水平,一些创意无法实现,只能望洋兴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生产管理模式的优化改进,更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产品制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流浪地球2》通过虚拟化制作平台,极大提高了专业化程度;“悟空”综合运用高精度动作捕捉、空间计算、全景光线追踪、AI等先进技术,画面逼真细腻,动作丰富精彩,音效配乐完美融入;“哪吒2”凭借GPU渲染、AI、自主研发的“乾坤流体引擎”等技术,大大提升了影片视觉效果。
2024年8月20日,杭州一家索尼门店展示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形象海报。新华社发(龙巍摄)
很多网友对“悟空”与“哪吒”中的诸多细节津津乐道。比如“哪吒2”里敖丙的武器“盘龙冰锤”、哪吒手镯“锁龙环”,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考究;玉虚宫、陈塘关、东海,诸多场景刻画得精细如发。“悟空”同样如此,玩家认为其制作独具匠心,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产3A级大作”。
有数据显示,“哪吒2”的制作团队达4000多人,制作成本投入超5亿元;全片2400多个镜头中,特效镜头达1900余个,占比近80%,有的特效镜头打磨长达3年。
难怪有网友说,在有力的技术加持下,团队以精品意识对产品进行极致追求,现象级作品的诞生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悟空”与“哪吒”的火热,更是由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无论是《黑神话:悟空》“斗罢艰险再出发”的勇气,还是“哪吒1”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以及“哪吒2 ”中“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豪情,神话故事里所蕴含的主人公与命运、与家人、与乡邻的关系,是当代人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主人公身上展现的成长、奋斗、友情等价值观念,都能激励当代各国年轻人勇敢追梦。
网友观看了“哪吒2 ”后热情评论,如认为哪吒的朋友敖丙像极了生活中奋斗的我们,哪吒的母亲殷夫人像极了包容我们的母亲,无论是对影片中种种角色的共情点评,还是对影片主题的多样化解读,都体现出网友对这部作品的肯定和欢迎,展现出作品在对神话故事的开掘方面的可贵探索。
2022年4月29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共美家园小区,“墙画师”给墙画《哪吒闹海》补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超 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些产品背后的神话故事,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小的部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间、跨越国界的文化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二创”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何把握机遇,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透过《黑神话:悟空》和“哪吒2”们,我们看到了无限可能。(题图漫画:潘红宇)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