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突破75亿元,能否“引爆”海外市场?专家解读国产IP国际化路径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9 12:12 2

摘要:截至2月9日9时30分,据猫眼专业版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已超75亿元。据悉,《哪吒2》已进入全球影史票房TOP50、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10,而且相关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中。

截至2月9日9时30分,据猫眼专业版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已超75亿元。据悉,《哪吒2》已进入全球影史票房TOP50、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10,而且相关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中。

作为今年春节档电影的票房冠军,《哪吒2》也显示出一个趋势,即IP续作电影占比增强。IP续作电影的优势在哪里?中国电影IP又该如何更好出海?对此,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副主任、研究员慕玲和四川省文创产业联盟IP文创专委会主任、中羲文创智库发起人巩强。

慕玲认为,IP改编或续作电影的优势主要建立在原IP的基础之上。“原IP稳定的粉丝基础和品牌认知度,无形中为IP电影提供了坚实的受众基础。这能够降低电影投资的风险,并提高回报的预期。同时,原IP本身作为成功的文化产品,往往拥有成熟的故事和角色,这也为电影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更为后续的衍生品开发提供可能,进一步增强回报预期。”

巩强则建议,在国际化传播层面,中国电影可以参考漫威“本土内核+全球外壳”模式,在传统母题中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构建兼具在地性与全球化的“人类文明IP符号”。在内容创作和营销策略上,中国电影的出海需要以文化基因解码为基础,甚至可以利用前沿数字技术手段,开发动态文化适配算法,运用AI(人工智能)分析不同市场的情感共振点,提升内容创作和营销策略的精准性。

IP续作春节档热映 背后是电影工业体系逐步成熟

在今年春节档,以《哪吒2》为代表的重磅IP电影集中亮相,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统计了近年来春节档票房数据。数据显示,系列电影在春节档中愈发重要。以2018年为例,当年春节档票房前5名均为系列电影,票房同比增长69%。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标红电影为系列作品)

IP续作电影集中抢占春节档期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怎样的结构性变化和发展趋势?

在巩强看来,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电影在IP内容商业化、电影工业流程化水平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依托春节档短期的集中消费红利,制片方通过观众认知度成熟的IP续作建立‘内容模板-观众预期-市场反馈’的闭环机制,可以有效对冲市场风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压缩了中小成本影片的生存空间。”

慕玲认为,大IP续作电影集中亮相春节档,首先显示了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成熟。“工业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标准化,以寻求安全、可控和高回报,那么它的结果就导向成熟的大IP的改编、重复和系列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哪吒2》的片尾字幕上,共有全国138家跟动画制作相关的公司出现。据悉,《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2》前作)共有1400多个特效镜头,而《哪吒2》的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全片共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就超过1900个。

图片来源:豆瓣

此外,结合近10年的春节档票房数据,巩强表示:“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好莱坞‘大片’及偶像艺人的票房号召力纷纷失灵,切中社会话题、提供情绪价值的影片以及取材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东方美学的电影不断破圈,电影口碑成票房逆跌的关键。”

慕玲也认为,IP续作电影持续占领春节档期,意味着电影观众的某种结构性变化。“据统计,三、四线城市观众占春节档购票人次比例已超过50%,相比于一线城市观众而言,三、四线城市观众更偏向于认知度高、娱乐性强的内容,超级IP系列电影正符合这种消费偏好。”

IP续作优势在于原IP粉丝基础与品牌认知度

事实上,不只是春节档,在暑期档、贺岁档等重要档期,很多经典IP续作电影名列前茅。以今年为例,票房靠前的多为IP续作电影,除了《哪吒2》,还有《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第4部《唐探1900》、《封神三部曲》系列的第2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

图片来源:豆瓣

在电影工业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IP化运营似乎已成为行业共识。从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的角度,IP续作或改编电影相比其他原创作品具有哪些独特的市场优势?

在慕玲看来,IP改编或续作电影的优势主要建立在原IP的基础之上。“原IP稳定的粉丝基础和品牌认知度,无形中为IP电影提供了坚实的受众基础。这能够降低电影投资的风险,并提高回报的预期。同时,原IP本身作为成功的文化产品,往往拥有成熟的故事和角色,这也为电影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更为后续的衍生品开发提供可能,进一步增强回报预期。”

巩强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表示,IP续作或改编电影可复用已有世界观架构、数字资产库,降低单部制作成本。系列续作自带流量转化优势,前作形成的文化符号可有效降低宣发中的信息损耗。此外,成熟的IP具备游戏、衍生品、实景娱乐等多维开发潜力,比如最近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电影周边和手办盲盒纷纷卖断货。

构建兼具在地性与全球化的“人类文明IP符号”

据猫眼专业版平台数据,截至发稿,《哪吒2》票房已突破75亿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TOP50、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10。据悉,在国内火热上映之后,《哪吒2》还将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上映。

近年来,也有不少中国IP走出国门,如去年引爆全球的《黑神话:悟空》。那么,中国电影IP如何突破地域文化限制,实现国际化传播?在内容创作和营销策略上又需要做出哪些创新?

巩强建议,在国际化传播层面,中国电影可以参考漫威“本土内核+全球外壳”模式,在传统母题中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构建兼具在地性与全球化的“人类文明IP符号”。

在内容创作和营销策略上,中国电影的出海需要以文化基因解码为基础,甚至可以利用前沿数字技术手段,开发动态文化适配算法,运用AI分析不同市场的情感共振点,提升内容创作和营销策略的精准性。

慕玲则建议,在内容创作上,要进一步梳理中华文化的共享性内容,如亲情、友情、爱情、正义等各个文化普遍能够认可和接受的主题,以寻求跨文化的情感共鸣;要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元素与国际元素有机结合,以国际化的视听语言呈现中国故事,同时注意避免文化上的误解。

“《哪吒2》是一个比较好的案例。美国IMDB平台显示,《哪吒2》未映先火,分数达8.2分,这跟该片的共享性内容(亲情、个人成长、责任等)、优秀的剧作、精良的制作关系密切。”她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