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票房67.93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这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胜利,更是中国文化远航的新里程碑。随着《哪吒2》即将登陆澳大利亚(2月13日)、新西兰(2月13日)、美国
2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以票房67.93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这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胜利,更是中国文化远航的新里程碑。随着《哪吒2》即将登陆澳大利亚(2月13日)、新西兰(2月13日)、美国(2月14日)等海外市场,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正以不可阻挡的姿态迈向新的高度。
中国神话IP:从猎奇到顶流
长期以来,中国神话IP在全球文化市场中更多是以“猎奇”的姿态出现。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西方观众往往将其视为一种异域文化的符号。然而,《哪吒2》正在改变这一局面。影片以“魔童”哪吒的成长为主线,将中国传统神话与现代叙事手法相结合,既保留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又赋予了故事普世的情感共鸣。《哪吒2》的成功证明,中国文化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具备与现代世界对话的能力。
中式哲学引共鸣:有因的反叛与辩证包容
《哪吒2》之所以能引起全球共鸣,源于其蕴含的中式哲学理念。道教典籍《西升经》中有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哪吒2》中表现为:“什么神仙妖魔,不过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这种对权威的质疑,与Z世代的精神状态高度契合。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标准和期待,Z世代展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拒绝被单一价值观所定义,如同哪吒在自我探索中勇往直前,突破传统界限。
影片中的“神仙妖魔”并非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哪吒虽为“魔丸”,却心怀苍生;申公豹虽为“妖”,却行正义之事。哪吒经历“三昧真火”重塑肉身,如同凤凰涅槃,生动诠释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中式辩证思维,展示了通过困境达到更高层次和谐与升华的道理。这种东方哲学的独特表达,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体验。
文化远航:从出圈到共融
近年来,中国文化IP的崛起令人瞩目。从《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爆火,到小红书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输出,再到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中国文化正以多元化的形式走向世界。这些作品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这种文化远航并非单向的输出,而是一种双向的共融。正如《哪吒2》中所展现的,“灵珠”与“魔丸”本是一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其背后的普世价值却能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相信随着中国各类文化形式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中国文化远航的版图将更加辽阔。
无限工作室出品
文案:武玮佳
来源:大众网•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