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影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下,山寨电影的出现却如同一颗颗毒瘤,侵蚀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损害着观众的切身利益。其中,《我是哪吒 2 之英雄归来》便是典型的反面案例,它的种种行径值得我们深入批判与反思。
在电影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下,山寨电影的出现却如同一颗颗毒瘤,侵蚀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损害着观众的切身利益。其中,《我是哪吒 2 之英雄归来》便是典型的反面案例,它的种种行径值得我们深入批判与反思。
从宣传手段来看,《我是哪吒 2 之英雄归来》充满了误导性。其海报设计采用红黑配色与水墨风元素,将 “哪吒” 二字极度放大,而 “我是” 二字隐匿于角落,整体风格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及《哪吒 2》高度相似 ,极易让观众产生混淆。从人物造型上,该片中的哪吒是烟熏妆、叛逆风格,与正版相似却被诟病为美颜过度的网红脸,敖丙也像洗剪吹小哥,完全是对正版角色形象的生硬模仿。剧情设定更是毫无新意,照搬《哪吒魔童降世》的剧情大纲,陈塘关大战、哪吒和龙王三太子同归于尽,太乙真人将哪吒仙体带回乾元山等待重生等情节一一照搬,还加入狗血家庭伦理剧内容,整个故事逻辑混乱。
这种蹭热度、抄袭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体验感。据相关资料显示,许多观众误以为《我是哪吒 2 之英雄归来》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买票观影后却大失所望,直呼 “被骗”。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仅 2.5 分 ,评论区一片骂声,观众吐槽其剧情无聊、画面粗糙、人物塑造失败。它不仅浪费了观众的时间和金钱,还辜负了观众对于优秀哪吒题材作品的期待,极大地破坏了观众的观影热情和对电影市场的信任。
从行业角度而言,此类山寨电影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我是哪吒 2 之英雄归来》通过不正当手段误导观众,获取了近 1800 万票房 。这些本应属于用心创作、真正有质量电影的收益,被山寨电影轻易骗取,挤压了正规电影的生存空间,让真正有创意、有品质的电影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阻碍了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
电影市场需要的是真诚的创作和用心的制作,而不是这种毫无底线的抄袭与蹭热度。观众也应提高辨别能力,不被山寨电影的虚假宣传所迷惑。相关部门和平台也需加强监管,提高电影审核门槛,严厉打击这类不良现象,共同维护健康的电影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秀的电影作品脱颖而出,推动中国电影行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