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仅仅用了一周左右时间就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之后该电影又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截至2月8日晚间21:22,根据灯塔数据,今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逾128亿元,其中超过74亿元都来自《哪吒2》的贡献。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仅仅用了一周左右时间就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之后该电影又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截至2月8日晚间21:22,根据灯塔数据,今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逾128亿元,其中超过74亿元都来自《哪吒2》的贡献。
一部本土动画电影,究竟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票房成绩?在笔者看来,《哪吒2》的成功有必然性,这也是该电影导演饺子及团队人员5年来所坚持的结果。
首先是内容为王,这是所有电影作品成功的基础。哪吒的故事来自于中国神话传说,因此哪吒本身就有很强大的“书粉”底盘。其实过去几年间,也有动画或真人电影作品中出现了哪吒的形象,但与以往所不同的是,《哪吒2》中的哪吒,包括其他角色其实都有所创新,而且是合理创新。比如《哪吒》系列电影中的哪吒并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那个俊美的少年,而是略有点其貌不扬,且整天惹是生非,然而哪吒的内心是有正义和准则的,所谓“人不可貌相”。而看似反派的申公豹,其实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甚至最后还反转救了哪吒父母,他的那句“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成为金句,这也点出了固定思维对一个人的影响。此外还有看似威猛的石矶娘娘,内心有柔软可爱的一面,她绝不内耗,做自己的大女主。诸如此类的创新在电影中还有很多,这些都是结合了现代人的观点甚至是职场、社会问题的,让观众非常有共鸣。
在故事方面,一些合理的反转剧情也加强了可看性。而从第一部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到第二部的“你命由我不由天”,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却符合如今年轻人自我表达和对个性化、自由化的追求。
除了故事改编符合与时俱进地创新,制作精良是第二大要素。不少本土动画甚至是真人电影都存在“五毛”特效的问题,一些作品的大部分经费给了顶流主演后,用于后期制作的费用很少,于是导致制作上粗制滥造。相比之下,美国动画大片的特效制作可以精细到动物角色的数百万根毛发进行一根一根地制作,一部动画电影制作5年甚至10年都大有人在。《哪吒》的系列电影从第一部到第二部都做到了不输于好莱坞大片的精良制作,《哪吒2》共有1900多个特效镜头、1万多个特效元素,耗费5年时间由1600多人、130多家公司进行精细化制作,甚至有一个团队专门为了做出哪吒在炼丹炉内重组肉身的效果而耗时1年。
优质故事和精良制作已经给《哪吒2》赋予了成功的内容底盘,接下来就是渠道。电影票房与院线的排片有直接关系。根据相关规则,影院的分账比例为50%多,因此卖座的电影会获得更多的排片场次,而不卖座的电影则排片会减少,这种方式有利于院线获得更多收益。《哪吒2》当然是属于卖座的,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排片机会,这就形成了马太效应——越多人看、越多排片、越多票房收益。而且与一般影片不同的是,《哪吒2》属于老少皆宜,尤其是带着孩子去观影的家庭观众居多,这样以来,相当于一个家庭可以贡献2~4张电影票,《哪吒2》的票房是有乘数效应的。根据灯塔数据,截至2月8日晚间21:22,《哪吒2》的观影人次为1.49亿,打破过去5年累计人次纪录,总场次达到282.4万,目前总票房超过74亿元。
与此同时,与多年前的《哪吒》系列电影第一部相比,《哪吒2》在制作模式和商业化方面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此前第一部上映时,大家都没有预测到电影会如此火爆,因此也没有太多考虑商业化运作,这使得该电影的第一部收入很单一,主要就是票房分账。当观众想要购买一些周边的时候,却发现当时并没有太多商品被制造出来。而几年后,《哪吒2》在上映前明显已经做了充足准备,比如与蒙牛、泡泡玛特、卡游的合作产品,甚至《哪吒2》上线手办众筹,截至2月7日下午,实时众筹金额已突破1800万元。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自《哪吒2》电影上映以来,“哪吒”相关的酒店、景区等旅游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汇集了陈塘庄、哪吒小镇两大“哪吒”主题景区的天津市河西区,也是这波流量红利的受益者,2月以来,天津市河西区的酒店预订量相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60%。
如今,《哪吒2》的票房还在继续冲刺,该电影已经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60位,未来可能还有一系列新的电影纪录即将诞生。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