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电影主要取材于原著第34至40回的故事,体量可谓非常的大,如果想面面俱到的呈现,必然会使得电影非常的臃肿,但是徐克又不想舍弃一些情节,于是就出现了一锅大杂烩式的剧情,但各条线索各个人物都点到为止。
徐老怪的射雕英雄传成为了春节档最大的笑话。
谁能想到年前预售票房断层式的领先,年后票房几乎垫底而且口碑最差,上映前后两重天的对比反差让人唏嘘,徐克的射雕真有这么烂吗?
昨天我还是不信邪去看了射雕,看完后觉得射雕崩盘了确实有它的道理,真的一言难尽,这部电影很失败,我觉得它的失败,主要有七个原因,我称之为七宗罪。
第一宗罪:剧本稀烂是原罪。
整部电影两个多小时,叙事非常的凌乱稀碎,如果你之前没有看过原著,没有看过之前翻拍的射雕影视剧,你肯定会一头雾水,原因就在于导演贪大求全导致的。
这部电影主要取材于原著第34至40回的故事,体量可谓非常的大,如果想面面俱到的呈现,必然会使得电影非常的臃肿,但是徐克又不想舍弃一些情节,于是就出现了一锅大杂烩式的剧情,但各条线索各个人物都点到为止。
这种处理看似聪明,实则把剧情松散化了,这样观众看着也累,比如洪七公传授郭靖武功,一灯大师医治黄蓉等等,这些情节完全都可以不要,一笔带过显得非常的敷衍而且影响主线的节奏。
凡是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基本都会犯这个毛病,比如去年暑期档上映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把《红楼梦》经典的情节都杂糅到一起,看起来是拍全了,实则是剧情拼凑式的大乱炖。徐克的这部射雕明显也犯了同样的毛病。要知道,剧本是一部电影的根基,剧本烂了,你用再牛的导演去拍摄也不管用。
第二宗罪:主演无感太拉垮。
饰演郭靖和黄蓉的两个演员选得太差劲了,两个多小时,我在这两位演员身上完全找不到郭靖和黄蓉的影子,肖战饰演的是郭靖吗?庄达菲饰演的是黄蓉吗?郭靖和黄蓉身上的特质,这两位演员基本没有表现出来,如果不是电影名字叫射雕英雄传,我都无法把他俩跟郭靖黄蓉联系在一起。
两位演员太出戏了,先说肖战,肖战太俊秀了,跟从小长在草原上的郭靖气质不搭边,相反如果他演杨康都会比郭靖要好得多。奶油小生饰演一个在塞北高原长大的汉子,导演是脑子进水了吗?原著中郭啸天就是一个粗鲁汉子,李萍也是个粗糙的村妇,我不信他俩能生出一个这么白净俊秀的孩子来,明明演员跟角色差了十万八千里,还硬要宣传说史上最帅郭靖。
这就好比拍摄红楼梦,你找个富态的人饰演林黛玉,还美名曰最富态的林黛玉,这是对角色的侮辱,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麻烦能不能尊重一下金庸老爷子,你们是欺负金庸不能说话吗,这么糟蹋他的作品。
而庄达菲饰演的黄蓉不能说一般了,简直是丑,偏老气的长相,毫无灵动的气质,加上粗糙的装扮,比片中蔡少芬饰演的郭靖他妈更像郭靖他妈。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版黄蓉时我都惊呆了,这是黄蓉吗?这造型这妆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红军呢,这姿势这神态还以为是在拍抗日片呢,这哪里还是金庸笔下俏皮灵动的黄蓉啊,简直是洪湖赤卫队的抗日女战士。
徐老怪真的被资本绑架了吗?就算被资本绑架,也得找个长相说得过去的演员吧,至少找个稍微有点姿色的演员吧。说实话,这个饰演黄蓉的女演员,你让她演郭靖他妈我都觉得不违和。
一部电影,连两个主角的形象都无法立住,基本是判死刑了,就像03版射雕一样,如果不是黄蓉的配音和李亚鹏的影响,那部射雕肯定是精品了。
第三宗罪:制作粗糙不用心。
从这部片子呈现的效果来看,投入成本不大,否则不会显得这么粗糙,战场场面的特效看起来很廉价,尤其是后面蒙古大军压境的镜头,像极了页游画面,很多地方的绿幕抠图痕迹非常的明显,总之,电影的整体质感跟大片相差太远了,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网络大电影的水平。徐克这么糊弄观众良心不痛吗?
第四宗罪:档期不服遇强敌。
武侠题材的电影压根不适合在春节档上映,没有观众缘,因为过年期间大家都倾向于看合家欢题材的电影,热热闹闹的多好啊,对于家国仇恨之类的电影已经不感冒了,这类电影会破坏人的心情,大过年的谁愿意跟自己过不去啊。再者射雕遇到了哪吒,哪吒强悍到吸干了大盘。
如果射雕放在暑期档或者去年的春节档,还能吃点肉,但放在今年春节档,因为哪吒的强悍,底部的电影别说吃肉了,连肉汤都喝不到,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第五宗罪:武侠已死难救活。
武侠已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了,武侠题材早已被仙侠剧替代,在武侠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翻拍金庸作品无疑是自找死路。你看近些年翻拍的金庸武侠影视剧,没有一个溅出水花的,别说优质作品了,连及格水平都达不到,全部是烂片,武侠已经死得透透的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制片人敢于翻拍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如果不是为了圈钱或者洗钱,我想不到其它理由。徐老怪敢于在古稀之年接拍射雕,是有多缺钱多不爱惜羽毛啊。
第六宗罪:市场太小受众少。
无论是武侠还是仙侠,都是以年轻人为主,整个盘子是很小的,这种题材只适合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制作成电影就充分暴露出它的短板来了,至今你都找不到一部武侠剧或者仙侠剧能够大卖的电影。说白了就是市场盘子太小,武侠的受众群体太小众了。底盘就不大,看的人就不多,电影票房怎么可能会高。
第七宗罪:粉丝疯狂无脑黑。
肖战的粉丝太疯狂了,为了拉高自己偶像的电影,不惜给其它同期档的电影恶意打低分,他们不光自己这样干,还号召其他人一起干,这特么简直是疯了,正常人很难理解这群人,他们这种行为不是在给肖战加分,而是在败坏他的路人缘。
但是发疯的粉丝压根没脑子他们可想不了这么多,他们就觉得自己家偶像主演的电影就是好就该满分,其它家的电影好不好不知道,直接打最低分就对了。粉丝的疯狂无脑黑,无疑让徐克的这部射雕路人缘更差了,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黑点。
所以,综上七点,剧本太烂、选角太差、制作粗糙、档期不对、武侠已死、市场太小以及黑粉攻击,使得这部《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沦为春节档的笑话,我觉得也活该。
但是徐克的这部射雕,也不是全然没有优点,比如这部电影充分给市场证明了什么是粉丝电影,给电影从业者,尤其是制片人和导演,证明了流量明星对于一部电影的票房作用究竟有多大。
我相信射雕会给后面的电影人起到一个警戒作用,流量明星有用,但作用非常小,扎实的剧本和导演的用心才是王道。
来源:半佛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