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会写这篇起因,完全是因为刷微博的时候,给小陶推了封神的殷效法相特效制作特辑,看着满屏的外国人侃侃而谈,如何实现,如何体现法相时,突然有种滑稽而可笑的感觉,今天咱们就简单聊聊特效这事!
今天会写这篇起因,完全是因为刷微博的时候,给小陶推了封神的殷效法相特效制作特辑,看着满屏的外国人侃侃而谈,如何实现,如何体现法相时,突然有种滑稽而可笑的感觉,今天咱们就简单聊聊特效这事!
说起来,国内的特效团队起步确实比较晚,《流浪地球》还未上映时,国内鲜少有特别震撼的大片,主要原因就是特效卡脖。而同期的国外特效团队早就成熟,小陶记得当年看《钢铁侠》的时候才2008年,那特效是真的震撼。
经过了11年的努力,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其震撼的视觉特效,终于让国人第一次扬眉吐气,这也是第一次由我们国内团队全权负责特效的电影。这也标志着我们国内的特效团队在11年的追赶下,终于可以勉强追上国外团队了。
其实,我们国内的团队不是没有顶尖的人才,他们只是缺少磨练,缺少大导的信任,但只要把项目交给他们,我们还是可以做出精品的。紧接着《大圣归来》、《流浪地球2》、《白蛇》、《哪吒1》等等陆续上映,我们的特效团队也越来越成熟了,虽然还不算完全独自制作。
但大部分S级的特效镜头都可以内部消化,只有一些边缘特效会交出给外人做。其实,这个时候,大导们把特效交给国内团队,完全可以放心,偏偏有人就是信任国外的团队,要把特效交给国外的团队制作!
这也为了后续的“炸雷”埋下了伏笔!
记得当年乌尔善导演说他要拍《封神》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期待,还放话要用十年来制作特效。2018年开始拍摄,封神从训练营开始到拍摄结束,历经400多天,3部套拍完成,又经过了3年半的特效制作时间,封神1上映。
封神第一部票房累计达到了26亿,算是开了个好头,实话讲第一部的特效不多,而且特效镜头都在国外特效团队可理解范围内,所以,创新的改编,加上震撼的特效,确实让封神给观众一点震撼,看完第一部,大家都在喊着第二部。
当时乌尔善就表示,第二部的特效才是重点,并且第一部结尾闻太师的坐骑看着确实不错,就在大家把期待值拉满后,第二部来了,于是,就有了被群嘲的“蓝皮殷效法相”,从官方的视频介绍来看,效果确实不佳。
别看短片中,国外特效团队的人在那聊的很专业的样子,看似很厉害,其实也就那样,毕竟文化差异注定他们无法理解中国的古典神话。这也是为什么郭帆导演还有饺子导演一定要用自己人死磕电影特效的原因。
因为对《哪吒2》的喜爱,几乎刷了饺子导演的大部分视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申公豹特效镜头的描述,他说为了做好这个镜头,他的一个员工被折磨到离职,但因为他是从头到尾做这个镜头的人,于是,他把这个镜头外包给了他新入职的公司。
可做到最后,还是不满意,只能把这个特效镜头拿回来,让自己公司的人死磕,饺子说,外包出去的特效镜头,总是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只好自己来弄。这段采访也变相的说明了为啥要自己做特效镜头,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电影的主题。
于是,我们能看到《哪吒2》从上映到现在已经67亿了,直逼70亿,这似乎应了咱们的一句老话,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死磕到底,总会有回报的。并且电影需要呈现怎样的特效,导演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
像《封神2》那样,直接把特效外包给外国特效团队制作,他们也许制作西方神话很拿手,很厉害,可面对中国古典神话,还是有局限的。仅凭这一点《哪吒2》的票房就一定会吊打《封神2》。
来源:我是故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