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7日21时11分,《哪吒2》票房达到67.92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名。
哪吒闹海,更要出海!
正在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刷新世界影史票房纪录了!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7日21时11分,《哪吒2》票房达到67.92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第一名。
同时,《哪吒之魔童闹海》自2月13日起,将在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上映。
目前,影片预售票在多地“一票难求”。
在美国,据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平台显示,影片未映先火,开分达8.1分。纽约、洛杉矶等地的影院甚至增设午夜场次,以应对观众需求。
巨幕电影(IMAX)首席执行官里奇·盖尔方德感慨:“中国大片的规模与创新力,正在重塑全球电影市场格局。”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国潮的胜利。
用最有中国风的IP,配合上潮流文化,震惊了世界。
而在半年前,《黑神话:悟空》也同样做到了这一步。
哪吒成功学背后,恰恰是国潮涌动的大风口。
如何去做呢?
不妨回过头,以国风游戏的成败,来找到更多成功密码!
国风游戏、动漫,都很想进步、很想潮、可缺了啥?
一款成功的游戏,永远比一款带互动功能的电子百科全书要受欢迎得多。
要达成这个效果,不能只有潮,更要找准驱动。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
游戏,作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之一,也在探索中快速迭代。
2010年代末的探索,从弯路中取直,最终从直接科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游戏,走向了情景交融体验的国风游戏,正好应对彼时由李宁、安踏在体育用品领域掀起的国潮风。
效果如何?佳作迭出。
意境有了,《风之旅人》中玩家扮演无名旅者自沙漠开始冒险,旅途终点是远方的山;国粹来了,《王者荣耀》中,甄姬角色里融入了昆曲名家唱段。
文化全了,《尼山萨满》用音乐剧模式,展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别样风情……
于是,国风游戏跳出了早前一味强调中国元素或中国符号的硬植入打法,而是选择在内核中,加入了“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然而,纷至沓来的国风游戏,总给人感觉缺了点什么?
《王者荣耀》充当了反面教材,尽管这款游戏不断的植入各种中国文化元素和历史名人,并不断的在线上线下借助其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但总给人一种怪味豆般的感觉。
理由很简单,中西合璧得太过了,且底层架构依然是西式的,就和当年的武侠游戏一样。
有学者就指出:《王者荣耀》中的神医扁鹊便“自动”成了拥有用毒能力的巫医或术士。于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延续性,常常在电子游戏的玩法和文本层面遭遇断裂并被自动改写。经由网络游戏“国潮出海”的文化,则随时可能成为无根之萍。
为何会如此?
在于《王者荣耀》开创了MOBA的手游品类并成为王者,但游戏架构其实还是模仿MOBA端游如《DOTA》《英雄联盟》。
此类游戏源于欧美,初始定位本就有着浓郁的欧美魔幻风格和骑士味道,而中国英雄的设定,也就只能从中寻找接近的谱系,戴着镣铐跳舞了。
更多的时候,当时推出的一众国风游戏,往往偏重于轻游戏,整体风格单一,实质缺乏内涵,喜欢借助某些热搜话题点,通过国风IP去吸引流量,陷入了一种IP依赖。
甚至可以说,部分游戏的推出,就是基于蹭国潮热点、博国风关注的一种投机。
一切的终点和起点,都在《原神》。
当二次元遇到国潮,会如何爆发?
答曰:热辣滚烫。
只是《原神》的架构还是偏日漫走向,让其所能承载的国潮不够强烈,但已经能够在海外扩散。
这也刺激了更多二次元游戏探索与国潮的结合。
2023年,米哈游把在《原神》上找到的爆红密码,运用在了《崩坏:星穹铁道》的底层架构中,让其在孕育过程中,就自带“国风”基因。
例如其中的“仙舟罗浮”区域,就将东方美学元素融入科幻世界里,被海外媒体称为“丝绸朋克”。
这个区域里,中国风味之浓郁,让人惊叹:“饮月开海”形象勾画出“东海分,龙宫现”的波澜壮阔,让人联想起《柳毅传书》《张羽煮海》等描述的“龙宫探宝”意象。
国风人声单曲《水龙吟》在日本、美国等地受到玩家追捧,海外玩家在评论区纷纷点赞:“汉语是一门美丽的语言。”
为了实现这种“美丽”和魅力,米哈游搭建了由多种母语使用者组成的语言专家团队,他们不仅会使用研发和文案创作者的母语进行沟通和理解,还在目标语言和文化中找到合适的表达,准确传递出信息及其背后的语境……
类似这样在底层架构直接融入国风,并以传播学思维去打开全球想象空间的打法,正在成为国产游戏的标配。
此次《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中,也同样有类似中文表达和翻译方式上用心用力而融会贯通的例证……
颠覆力,正在形成!
技术上,惊艳世人,是一种颠覆;文化上,触动灵魂,也是一种颠覆。
过去,国风游戏缺的那一味,开始补全。
这一届《黑神话:悟空》已经证明了技术的力量,以及文化融入沉浸式场景的全球影响力。
这一届《哪吒2》则证明了文化的魅力,以及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用心!
中国文化产业的国潮财富时代,从游戏、动画起风,未来可期。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24年12月20日《乐游记》专栏426期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来源:书乐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