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击碎“影视寒冬”!影院行业能否回春?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10:10 1

摘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春节档也达到了新的高度,95.1亿元的票房与1.87亿的总人次,同比实现18.6%的增长。取得如此佳绩,最大功臣莫过于《哪吒2》的出色表现。

观察 OBSERVATION

影院行业

影院消费市场并未缩水,中国观众消费力依旧强劲,且相比以往,更青睐高质量作品、沉浸式观影体验与高性价比的消费模式。

中购联新媒体中心

作者丨李洪健

截至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正式超越《长津湖》《战狼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预测票房也直逼90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春节档也达到了新的高度,95.1亿元的票房与1.87亿的总人次,同比实现18.6%的增长。取得如此佳绩,最大功臣莫过于《哪吒2》的出色表现。

该片从上映首日的26.9%的票房占比,一路飙升到2月5日的74.5%的票房占比,上座率维持在40%到60%之间,甚至实现5天“逆跌”,屡屡刷新单片单日票房新高,在春节档可谓“冠绝群雄”“独领风骚”!

PART.01

为什么《哪吒2》能够一飞冲天?

2024年以来,“影视寒冬”的阴霾一直笼罩在从业者的头上,行业普遍认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观众审美日益提高,大众口味的最大公约数越来越难达成,爆款作品愈发难产,今后50亿+影片怕是成为历史。然而,《哪吒2》的横空出世,直接击碎了市场规律,将预测票房拉向90亿的高度。

为什么《哪吒2》能够一飞冲天呢?在相关行业从业者看来,《哪吒2》的爆火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项因素:

在时间节点上,春节档是《哪吒2》的跳板。观众在春节期间对电影投注的目光之多是一年中其他时间无可比拟的,《哪吒2》合家欢的性质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家庭客群和年轻观众。

其他影片质量是东风。《哪吒2》的高质量与其他影片形成鲜明对比。据悉,春节档豆瓣开分,《哪吒2》一举拿下8.5的高分,甚至还略有涨幅,而其他影片《熊出没》拿下7.1分、《唐探1900》拿下6.5分、《蛟龙行动》6.4分、《封神二》6.1分,《射雕》为5.5分,与《哪吒2》的差距较大。

而在宣发方向上,《哪吒2》的宣发可谓业界的典范。《哪吒2》初期释放的物料,在各大社交平台收获的路人好评便显著高于其他几部影片。譬如敖光人形态的首次亮相,以及“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的金句,留下了极强的记忆点。多部番外联动如“重塑肉身”、春运、师徒塑料情等清新脱俗、搞笑有趣的营销打法收获了观众认可,再加上观众自来水的宣传,让《哪吒2》热度一骑绝尘!

此外,《哪吒2》还开启提前授权,成为授权市场的香饽饽,想要与其合作的品牌不计其数:泡泡玛特、卡游、万代、POTEPOTTE、MegaHouse、一番赏、S.H.Figuarts、集卡社&森罗万象、灵动创想、FunCrazy、iFoodToy、中信出版社,以及搜狗、QQ音乐、淘宝、微博等。

各类周边衍生品涵盖了搪胶毛绒玩偶、盲盒、卡牌、谷子、金属拼装玩具、威化饼干、玉米脆、可动手办、捏捏乐、番外绘本、官方设定集、糖果惊喜盒/玩具盒等实体产品,以及手机主题、APP皮肤主题、输入法主题等。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哪吒2》的超高影片质量。在制作层面,《哪吒2》的特效及画面呈现远超前作,剧情多有反转,笑点、泪点的评分均高于前作。创作团队强调对作品质量的追求,力求为观众提供一种史诗级别的震撼视觉体验。正如导演“饺子”所言,“用不用心,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我们把每一部作品都当作最后一部全力以赴”。

“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哪吒2》正以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高质量,重新寻回年轻活力的电影市场。

PART.02

《哪吒2》对影院行业的提振有多猛?

首先,正如前文所言,2025年春节档票房达95.10亿元,同比增长18.6%,观影人次1.87亿,均创历史新高。而《哪吒2》正是春节档的核心驱动力。

这样的表现对影院行业的提振可谓立竿见影,据拓普数据,本届春节档票房150万元及以上的影院数量1298家,为档期影史首次突破千家。单影院日均收益10.68万,同比大幅增长33.6%,仅略低于2021年。

◎郑州一影院为春节档影片《哪吒2魔童闹海》开设两千人超大场次

此外,本届春节档特效厅票房22.7亿元,市场份额23.9%,票房同比增长50.4%,票房表现远超普通厅。特效厅单厅收益23.6万元/厅,较普通厅票房增益123.0%。可以说,特效厅的高溢价和上座率直接提升了影院收入,尤其是IMAX中国在春节档票房同比增长66%,《哪吒2》贡献了其2.6亿元票房。

其次,在购物中心客流和消费联动层面,《哪吒2》的热映带动了周边消费。影院与购物中心的“观影+消费”联动模式,提升了整体客流量和消费转化率。如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区华信MALL购物中心A座,青年消费者在观影后购买电影周边(如盲盒、可乐杯等),推动购物中心潮玩店单日成交500-600单,甚至为其他业态如二次元街区引流,增加年轻人消费黏性,促进销售。

再者,《哪吒2》的成功再次证明,所谓的“影视寒冬”不过是缺乏足够优秀的高质量产品供给。它的爆火进一步验证了国产动画的商业潜力,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影视制作和影院技术升级领域,更大程度地提振市场信心。如中影CINITY的扩张计划会更积极,特效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那么,影院行业能否就此回春呢?

PART.03

影院行业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2025年元旦假期本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可影院门可罗雀、寒意袭人。可以说,在春节档之前,行业对于市场的预期仍持悲观态度,据最新统计,2024年我国内地电影累计票房约423亿元。这一数据基本与2015年440亿总票房持平,可谓“倒退到了10年前的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影片供给层面上,优质新片数量少,缺乏头部大片支撑。加上电影市场内部竞争加剧,大量同质影片的涌入,让市场供给接近饱和。二是消费者需求层面上,新媒体平台冲击、观众观影习惯的变化,对电影市场产生巨大冲击,短视频、网络游戏等成为新的趋势。

那么,《哪吒2》爆火能否让影院行业就此“回春”呢?答案是,有一点点,但不多。《哪吒2》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依赖头部IP的延续性和市场口碑。尽管近年来,国产动画崛起,譬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深海、大鱼海棠、雄狮少年、长安三万里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但相较于影院行业仍是“入不敷出”,若后续缺乏高质量影片支撑,影院可能重回依赖档期红利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影院行业面对的不确定性让“长期回春”步履维艰,比如特效厅的高收益背后是高昂的设备和维护成本;年轻观众对影院的体验需求从“功能性”转向“情绪价值”,例如追求社交打卡、沉浸式观影等;宏观经济和消费力的波动势必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PART.04

影院行业发展的路径有哪些?

面对影院行业的困境,业界也思考了诸多发展路径,“自救”可以说成了影院存续的关键词。

第一,深耕内容服务。在没有优质影片供给之时,要改变过往依赖大片引流的模式,不要将目光局限于商业大片,也要深挖小众宝藏影片、文艺佳片等。精选观众青睐的题材,积极策划主题放映周,以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

第二,拓展多元场景。深化“影院+”商业模式,结合IP开发周边商品、主题餐饮、艺术商店等,提升非票收入占比。如春节期间万达影城内,亮相了27家全新的艺术商店,它们和706家万达电影直营院线一起,创造了2600余万的衍生品GMV。其中,最炙手可热的文创产品“四喜财神”,用时七天,即宣告21万支全部售罄。十种全新口味的爆米花,也累计售出超220万桶。

◎图源:@万达电影生活

第三,推动技术差异化与普惠化并行。影院在扩大特效厅覆盖范围的同时,通过补贴或会员制降低体验门槛,吸引更多普通观众。构建会员专属内容生态,用私享服务加固联系,把会员从价格敏感型转为忠实拥趸。

第四,开展IP孵化和内容跨界合作。一方面,借鉴《哪吒》系列的成功经验,推动更多原创IP开发,形成“动画+真人电影”的内容矩阵。另一方面,影院可携手餐饮品牌、牵手文创品牌、拥抱互联网平台、联合运动健身机构等,让影院成为综合文化枢纽。

第五,响应国家政策,加强资本协同。影院要研究国家政策,利用家电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政策,探索智能设备与影院的结合(如远程操控、互动观影等)。

结语

尽管影院行业在2024年遭遇“寒冬”,但《哪吒2》爆火可谓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事实证明,影院的消费市场并没有减少,中国观众仍然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与之前不同的是,观众愈发青睐那些高质量作品、沉浸式观影体验和高性价比的消费模式。

来源:中购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