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一代代中国人成长的神话人物哪吒,点燃了乙巳蛇年新春电影市场。从1月29日到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只用了几天,就达成总票房突破60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名的成就。《哪吒之魔童闹海》也成功引发国际媒体高度关注。《好莱坞报道者》评价其“以顶尖动画技术与
伴随一代代中国人成长的神话人物哪吒,点燃了乙巳蛇年新春电影市场。从1月29日到2月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只用了几天,就达成总票房突破60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名的成就。《哪吒之魔童闹海》也成功引发国际媒体高度关注。《好莱坞报道者》评价其“以顶尖动画技术与深刻叙事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并预测该片有望打破《头脑特工队2》保持的全球单一市场动画票房纪录(6.53亿美元)。路透社称,《哪吒2》的爆火印证了中国本土IP的强大号召力。现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预告片已闪耀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世界观众看到的将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创新中焕发的生命力。那么,哪吒登顶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6日16时39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超过60亿元(含点映及预售),超越《长津湖》,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此外,据统计,该片已经打破了内地影史春节档票房、春节档观影人次、春节档总场次等数十项纪录。
电影《长津湖》发出祝福海报,祝贺哪吒登顶,“笃行致远的中国电影,一起加油”!《哪吒之魔童闹海》官博发布全家福海报回应登顶,并配文称:“永远敬畏,唯有感谢。山高路远,一起攀登!”
自1月29日上映以来,仅用不到10天时间就创造我国新的影史票房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何如此火热?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取得超高票房成绩,主要是因为口碑爆棚。不论故事人物、特效场面,还是主题立意和戏剧元素,都达到乃至超过观众预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说。
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范敏看来,《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延续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内核的同时,又有自我认同、价值实现、亲情友情等多元化的主题表达。“不论是大主题还是小主题的探讨,都紧扣当下社会热点。”片中角色塑造同样丰富立体。例如,申公豹因亲人申小豹到访,内心温情的一面被唤醒;误以为龙族屠杀陈塘关的哪吒虽然满腔愤怒,也要先拯救旧友敖丙;各类小妖的形象也都生动鲜活。这使得片中人物故事得以与观众形成情感共振。“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IP再创作的动画电影。那些好的改编,在立意表达上一定不能脱离时代、脱离大众、脱离生活。能引起当代人的广泛共鸣,才是好故事。”范敏说。
精心打磨的视觉特效,则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据悉,《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且新老角色均进行全面“翻新”: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此外,影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片中有一场陈塘关大战的打戏,时长约1分钟,分镜画了半年之久。记者了解到,片中场面宏大的“洪流对战”,因制作难度大、工期紧张,制片人曾与导演饺子商量能否把海妖身上的锁链去掉,或者换成若隐若现、时隐时现的方式。导演却坚持,锁链对海妖的束缚与影片主题息息相关,所以不能让步。
在饺子看来,做观众没看过的、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内容才有价值。“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所以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完不成’‘够不到’的目标,然后拼命去‘跳’、去‘够’、去‘顶’。”“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饺子说,“观众给了我们做第二部的机会。随随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们的追求。我们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 综合中新社等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这些台词
后劲太大了
要说最近谁最火,应该就是忙着闹海的“吒儿”了!
五年前,“魔童”哪吒横空出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彻底点燃了观众的热血,如今,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依旧好评如潮,票房更是一路走高。
除了让人惊叹的视觉效果,电影中各个性格迥异的角色及其台词也被大家津津乐道,无论是作为“绝对主角”的哪吒和敖丙,还是只出场了几分钟的石矶娘娘,无论是“引发哇声一片”的龙王敖光,还是让许多观众高度共情的“真男人”申公豹,都有自己的高光!
在此分享《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10句台词,去感受电影里那些打动我们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导演饺子在采访时说,第一部里,哪吒与身份的偏见对抗;第二部里,哪吒走向更大的世界后发现规则的不公,摆脱束缚后涅槃觉醒,并试图去改变这一切。这句台词,既是哪吒对不公平规则的“愤怒”,也是他誓要打破这规则的“檄文”,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不甘平凡的“呐喊”。为什么哪吒会让我们如此热血沸腾?也许是因为,长大后的我们多少向世界做了些妥协,接受了一些也许不公但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规则,也渐渐消磨了改变世界的锐气,但哪吒,用他的叛逆、反抗、不服,再一次点燃了我们心中未曾消亡的少年气。
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
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第一部里,哪吒因为“魔丸”的身份,被父母和师父禁锢在家里,被动地等待“天劫”的命运;第二部里,为了不暴露魔丸的身份,哪吒在开始也选择隐藏。可是,躲藏并不能解决一切,“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唯有直面自己,直面世界,才有出路。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有过逃避的时刻,可一味退缩无法解决问题。当退无可退,唯有鼓起勇气直面世界,才能在困境中破茧而出,寻得生机。
这些年我天天都用功,从没偷过懒哦。
哥就是我的榜样!
很多人说,申公豹这个第一部里偏“反派”的角色,却在第二部贡献了最多的泪点,当弟弟申小豹眨巴着大眼睛对他说“哥就是我的榜样”时,他眼中的躲闪让人酸楚;当他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几颗仙丹留给家人时,我们看到了他柔软的一面……他勤勉、上进、爱家人,网友说他是“家乡的小骄傲”,是“很多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普通人的写照”。这,是角色带给我们的共情。
在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与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样出圈的,还有申公豹对敖丙说的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看完第二部,有网友说,五年前申公豹的这句话,在五年后我误会申公豹的那一刻形成了完美的闭环。这,是角色带给我们的自省。申公豹不能说是完全正面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很立体很丰满,很难用简单的“好”“坏”来界定,许多人能在他身上看见一部分自己的影子,也会因他开始反思我们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方式。
你说我这形象,
会不会给人第一印象不太好啊?
有网友说:第二部里,“容貌焦虑”最严重的其实是哪吒。被他人“蛐蛐”外貌时,他表面洒脱,心里却还是在意的,重塑肉身时会想“美化”一下,去见两个哥哥时会担心自己“给人第一印象不太好”……对于这种设定,导演饺子说:“内心要强大到什么份上,才能完全不管别人的评价。哪怕第一部里,他对敖丙说‘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如果他说了就完全一辈子这么践行的话,这人其实不真实的,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的。别人说你错了,说多了,说一百遍,你就慢慢地会开始自我怀疑,所以哪吒一定会经历这种真实的内心的过程。我们不能让哪吒脸谱化,不能让他成为一个虚浮的、喊着口号的人物。”
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也这样,安慰别人一套一套的,到自己身上就拿不定主意了,就会有矛盾、纠结、别扭,但没关系,那也是我们真实的一部分。随着长大,随着自我的不断崛起,我们总会慢慢建立自己的标准,一点点摆脱他人的评价。
太好了,还剩一点点!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电影里,石矶娘娘出场只有不到五分钟,虽然刻画不多,但绝对是最有魅力的角色之一:她对自己的容貌很自信,但同时也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不内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她很乐观,被打得七零八落后,第一反应不是“只剩下一点点了”,而是“太好了,还剩一点点”……
在如今大家外貌焦虑、精神内耗都比较普遍的情况下,这样的石矶娘娘难怪能收获这么多喜爱。石矶娘娘可大可小,可以自己给自己塑形,于是有人问,那她为什么不把自己变瘦一点,漂亮一点?有网友回答:因为她就是觉得那样是美的。看到这句话时真是心里一震,美的样子从来就是多样的,只是我们被单一的审美标准“规训”得太久了。哪吒说“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那么,对石矶娘娘来说,也许就是“是美是丑,我自己说了才算”。也希望我们每个人,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坚定地去成为自己!
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
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
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第一部里,魔丸转世的哪吒被身边人避之不及,母亲殷夫人却拼了命也要将他保住:被小哪吒咬了,她会反过来安慰他“别怕,娘在这儿”;即使公务繁忙,她也会抽时间陪他踢毽子,说“你敞开了玩儿”……第二部里,那个因为哪吒的傲娇而没能完成的拥抱,最后以一种无比戳心的方式还了回来。母爱在这一刻如此具象——即使你浑身是刺,妈妈也会不顾一切去拥抱你。
世人眼光各异,唯有娘的爱始终如一。大过年,简直被这把“亲情刀”刀傻了!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
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
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
第一部的敖丙听从于父命,那句“你的成败,关乎全族命运”是责任,更是巨大的压力,但最后敖丙还是违抗了父亲,选择和哪吒共抗天雷。而在第二部里,是父亲改变了,他认识到只要是敖丙心中认定的事,他迟早会去做,也认识到自己给了敖丙太多压力,即使有担忧,即使有不舍,但他还是把自由和选择权还给了敖丙。
一个会反思的父亲会给你最大的尊重和平等,爱是保护,更是放手。
既然他们要我们的命,
那我们就用这条命跟他们拼了。
影片中,有一个非常震撼的万妖冲鼎的场面,即使身负枷锁,即使明知会死,妖兽们依然义无反顾、拼尽全力、奋力一搏。虽然生而为妖,但没有谁生而低贱,再渺小的个体也有反抗不公命运的权利。他们不是主角,但他们真的不是主角吗?导演谈到这一幕时说:“哪怕最后努力是毫无意义的,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挣扎是不能停的。”是的,挣扎是不能停的,挣扎着活下去,挣扎着突破禁锢,挣扎着去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
“我想试试。”
时间消磨了东海龙王对抗世界的勇气,却没能掐灭少年心中的火焰。少年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但那又如何,“我想试试”!
真好啊,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世界不是只有依附强者这一条路,总要有人打破枷锁。就像导演说的:“妥协是很容易的,大家都会妥协,大部分聪明的人,碰一碰之后觉得疼,就会缩回来,但像哪吒和敖丙这样的,还是会照自己的方向继续碰下去,有点蠢蠢的,不太聪明,但大家喜欢的就是他们的这种精神,叛逆、执着、本真的少年气。”勇往直前,尽管去试,人生也应如此。
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这是整部电影里小编最喜欢的台词,出现在电影最后,当时哪吒的样子,正是这句台词最贴切的写照——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
我们喜爱哪吒,喜爱的不就是这份不屈天命、无所畏惧的勇气吗?网友@梁州Zz的这段评论也很精彩,分享给大家:
在这里,年轻的定义与年龄无关,只关乎我们如何选择活着。当有人如此笃定地告诉我们“因为你还年轻,所以拥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权利”时,它昭示着,这并不仅是无畏的宣告,更是一种允诺——允诺我们可以以成人的姿态应对失败,可以以大人的模样面对迷茫,可以在摇摇晃晃地跌倒之后重新站起,而不是被迫循规蹈矩,削去棱角,成为规则里的一颗标准螺丝钉。成长的空间,不是一条已经规划好的道路,而是那些未曾设限的余地——允许自己奔跑,允许自己偏航,甚至允许自己狠狠地撞上现实的墙壁,然后在痛楚中触摸自己的边界。哪吒的这句话,说是送给每个尚未真正长大的“大人”最好的新年祝福,也不为过吧。新年,年岁增长,阅历丰厚的路途上,愿你我仍然高举年轻的酒杯,拥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权利。 综合央视《夜读》等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