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所以说很难,是因为竞争很激烈,大家兜里没有钱,政策限制比较多,市场也很难搞;
现在的电影,想要高票房,很难,但又很简单。
之所以说很难,是因为竞争很激烈,大家兜里没有钱,政策限制比较多,市场也很难搞;
说很简单,只要做到一点,就有可能口碑爆棚:
那就是,做个正常人!!
真的,只要把自己当成正常人,把观众当成正常人,基本上就超越了90%的作品。
从电影创作人的角度上来讲,你不是观众的爹,也不是政治老师,也不是要饭的,也不是豢养的宠物,不是仇人,也不是什么亲儿子,只是一个给大家做产品的,提供服务的。
所以,没必要装大尾巴狼,或者教育观众、训斥观众、谄媚观众、撒泼打滚绑架观众。。。
只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琢磨观众的口味,就行了!
互联网社会里面,好东西不缺口碑,也不怕被埋没。
最重要的,你不能骗你自己,同时也不能骗观众。
装大尾巴狼,或者教育观众、训斥观众、谄媚观众、撒泼打滚绑架观众……
就是睁着眼说瞎话!
比如,动不动就说我花了几十个亿,我的东西最牛逼,你们不给我花几十个亿买票,就是你们不厚道!
要知道,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现在又是全世界市场信息最透明的地方,你吹过的牛逼,都会留下记忆!
到最后,稍微用算盘扒拉几下,到底谁在裸泳?谁在搞诈骗?
大家心里明镜一般!
所有的事,都会水落石出,最后啪啪啪打脸的,还是你自己!
作为观众来讲,其实需求很单纯,逻辑也很清晰:
你拍的电影要好看,大家都会去捧场。
没钱工资低,这都是借口,带着老婆孩子去看场电影的钱,总归会有的。
一家三口一年就花300块钱看一场不错的电影,还不至于就吃不起饭了。
如果你一年一部好片子都没有,那就别怪大家真没钱。
《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好不好看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归根结底,是赶上了好时候。
这部电影要是放在二十年前,可能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电影。
你试着把所有的角色换一下,无论是变成爱情片、宫斗片、战争片或者反诈骗,或者其他的任何类型的电影,基本上按照这个套路都成立,都只能算是一部合格的电影。
说它有多么出彩,也未必。
为什么呢?
那个时代,大家没有其他想法,电影人就想做个好作品来多卖票,观众也把这个东西,当成个乐子。
现在不同了!
整个世界都不正常了,尤其是电影。
最典型的是两种情形:
1、为恶念传教。
比如说好莱坞,正常大家喜欢的是什么?
俊男靓女嘛!
感天动地的爱情,曲折离奇的故事,硝烟弥漫的场景,拳拳到肉的刺激。。。
但这些好莱坞的大爷们,一定要说:
同性恋好,LDBT好,罪犯要去爱,普通人都应该下地狱,美人鱼就是黑的,大胖男人就能当世界小姐……
他们就想改变人类,想教育那些傻缺的观众!
你们惊叹的美,那不叫美;
你们感动的善,不叫做善;
你们定义的假,也不叫做假!
2、单纯就是割韭菜。
比如说幽灵票房。
很多院线半夜三更电影院全满座!
这是什么?
就是做个局搞钱,虽然搞的不是观众,但他们搞股民!
花上几千万买个票房第一,是用绚烂的宣发,把观众先骗进来再说!
回头在股市上,薅韭菜一把薅回来几十个亿!
只要把观众骗进来,买了票,就算是赢了。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观众,都对进电影院,都心存余悸:
要是进了传销窝点怎么办?要是被强行洗脑怎么办?要是被当成冤大头怎么办?
这时候,《哪吒之魔童闹海》出现了!
它其实很简单,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该生气的时候生气,该乐呵的时候乐呵,仅此而已。
哪吒的亲爹妈找不着了,是不是应该暴怒?
敖广的亲儿子有危险,当爹的会不会暴怒?
这两个人该不该死掐?
做为正派大boss的无量仙翁,想搞死大家,真的就是恶人吗?
这些东西,基本上和所有人的是非善恶是同步的,和大家的喜怒哀乐是同步的。
所以,你不觉得出戏,你也不觉得这两个多小时难熬。
哪怕是情节上有BUG,哪怕是细节上还能再提升,但《哪吒2》依然是一部正常的电影!
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说,如果想避雷,想安全一点,还得是这部电影!!
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能登顶票房冠军的密码!
在一个不正常的世界里面,正常太难能可贵了。
现在是已经搞到史上票房冠军,已经破天荒地破了60亿。
最初的预测是破50亿,后来因为上映三天就逆跌,大家预测票房可能到86亿,现在最新的预测是能到94亿!
也有大胆一点的说,可能破百亿没什么问题。
不管多少,反正这部电影是成了。
来源:透过剧评风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