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漫崛起的浪潮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独立潮头,制作团队以精良的特效制作、精湛的艺术追求、精深的思想叩问,在幽默欢笑声中达到了老少咸宜的观影效果。该片以哪吒的成长为向导,在见证友情、驻足师情、缅怀亲情的三足鼎立之上,将“正邪”这一人类“元命
文|宋法刚 赵越
在国漫崛起的浪潮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独立潮头,制作团队以精良的特效制作、精湛的艺术追求、精深的思想叩问,在幽默欢笑声中达到了老少咸宜的观影效果。该片以哪吒的成长为向导,在见证友情、驻足师情、缅怀亲情的三足鼎立之上,将“正邪”这一人类“元命题”推向了新的高度。
《哪吒2》中的正邪立场在利益与情感的冲刷下不断坍缩重构,形成震撼的道德景观。影片中,哪吒闯关的情节是充满讽刺的。无论是正在分食的土拨鼠被捉走,还是妖族勤勉修炼的补习班被端,抑或是爱美的石矶娘娘被抓,当这些情节出现时,甚至会让人在脑海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到底谁是反派?”电影还借石矶娘娘之口吐槽说,老娘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犯得着下这么重的手?我们总会觉得金色光辉明亮,象征正义,灰色阴晦暗淡,象征邪恶。但在影片最后海底妖族与捕妖队大战之时,灰扑扑的妖与金灿灿的仙形成鲜明对比。
《哪吒2》打破了以往神话故事中泾渭分明的正邪界限,不再将善恶简单地附着于仙妖的身份之上。在这场博弈中,人物的行为动机成为判断正邪的关键依据。海底妖族为了生存、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而战,他们的抗争饱含着对故土和同类的深切情感,这一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正义性是无法被金色的铠甲和所谓的“天庭正统”所掩盖的。而那些身着华服、闪耀金光的仙族捕妖队,却在权力和利益的驱使下,沦为了压迫者。
申公豹与无量仙翁的塑造,颠覆了观众的刻板逻辑,暴露出正邪标签下被遮蔽的人性褶皱。
申公豹,这个顶着豹子头的“反派”,实则是神话体系中最悲怆的殉道者。元始天尊一句“妖族不可入十二金仙”的判词,将他永远钉死在出身论的耻辱柱上。他曾无奈感慨:“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当小豹前来追寻修仙梦想时,他虽清楚前路艰难,却仍选择用善意的谎言维护小豹的期望,让其相信努力修仙就能成仙。这份对后辈的呵护,彰显出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温柔。在三王倒戈的情况下,他巧用海夜叉救了李靖夫妇,自己却以一己之力守护陈塘关。申公豹以自己的方式,在这不公平的世界里奋力挣扎与反抗。
在传统的神话印象中,无量仙翁总是以慈眉善目的形象示人,是一个代表着长寿、祥和与智慧的仙者。然而,《哪吒2》却对这一经典形象进行了颠覆性的重塑,将无量仙翁设定为最大的反派,这一设定无疑在观众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哪吒2》借由复杂的角色与跌宕的剧情,深入挖掘了正邪背后的人性幽微与命运无常。影片中,每个人物都在命运的旋涡中挣扎,他们的选择既受外界因素的制约,又彰显着内心深处的人性光芒或黑暗。哪吒、敖丙以及海底妖族等角色,他们在正邪之间的徘徊与抉择,更是对人性的深度考验。哪吒在成长过程中,既要面对外界对他“魔童”身份的偏见,又要坚守内心的正义与善良;敖丙身负家族使命,在亲情与正义之间艰难权衡;海底妖族为了生存奋起反抗,他们的抗争既源于对家园的热爱,也包含着对命运不公的愤怒。这些角色的命运轨迹相互交织,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挣扎、抉择与救赎的画卷。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