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有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中国游戏走向国际的新标杆,后有《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中国数字文化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时期,其中,国产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其技术革新不仅为游戏本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也对电
中新经纬2月7日电 题:靠游戏技术“护法”,电影《哪吒2》再塑“金身”
作者 邵兵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
先有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中国游戏走向国际的新标杆,后有《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中国数字文化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时期,其中,国产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其技术革新不仅为游戏本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也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游戏技术助力电影产业发展
国产游戏产业中的3D建模和动画渲染技术对《哪吒2》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D建模技术能够精准塑造角色形象,无论是主角哪吒的英姿飒爽,还是其他配角的独特外貌,都得益于游戏产业中成熟的3D建模技术。同时,电影中的场景搭建也借助了游戏技术的力量,无论是奇幻的山河社稷图内世界,还是热闹的陈塘关市井,都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而动画渲染技术则赋予了影片绚丽的视觉效果,使角色的动作流畅自然,光影变化细腻动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例如,原力动画等具有专业游戏技术服务经验的公司为《哪吒2》制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原力动画专注于3D数字内容创制与技术服务,曾参与网易《阴阳师》《王者荣耀》手游等项目,并在《斗战神》CG宣传片中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在《哪吒2》的制作过程中,原力动画专业的3D数字内容创制能力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美术设计上,拥有丰富游戏美术设计经验的成都画心科技有限公司也为《哪吒2》提供了支持。画心科技的加入,为《哪吒2》的美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影片在视觉呈现上更加出色。
游戏产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较快,电影产业从中受益匪浅。以动作捕捉技术为例,这一在游戏制作中已广泛应用的技术,被引入电影制作后,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质量。在高难度动作场景的拍摄中,演员穿戴动作捕捉设备,其动作能实时转化为虚拟角色的动作,大大减少了传统拍摄中的繁琐流程。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使动作更加真实自然,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
游戏、电影跨界合作前景广阔
从《哪吒2》的制作中可以看出,游戏与电影产业的技术边界正在逐渐模糊。游戏产业与电影产业的跨界合作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共享,还降低了制作成本,培养了既懂游戏又懂电影制作的复合型人才。这种趋势对未来两个行业的合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将推动双方在制作上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游戏美术设计与电影美术设计存在诸多共通之处。两者都注重场景的构建和氛围的营造,通过色彩、光影和构图来传达情感和故事背景。在《哪吒2》中,游戏美术的一些特点得到了成功运用。例如,对奇幻风格的大胆想象和创新表达,使影片中的神话世界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同时,游戏美术注重细节的刻画,从角色的服饰纹理到场景中的道具设计,都展现了精心雕琢的痕迹,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质感。
《黑神话:悟空》和《哪吒2》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游戏产业与电影产业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这两部作品都巧妙融合了游戏和电影的优势,吸引了大量观众。
从市场角度来看,游戏产业与电影产业的融合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74亿人,为历史新高点。这种庞大的用户基础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潜在的观众群体,而电影的成功又能进一步推动游戏的热度,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观众对于多元化、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跨界合作能够满足观众的这一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游戏产业与电影产业的合作可能会朝着多个方向发展。在内容方面,双方可能会基于同一IP进行多维度开发,打造电影、游戏、动漫等全产业链作品。在技术方面,更多先进的游戏技术将被引入电影制作,提升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制作效率。同时,电影的叙事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也会影响游戏设计,使游戏更加富有故事性和艺术性。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像《哪吒2》这样成功的跨界案例,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