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年初七的成都街头,33岁的程序员张鹏刷到这条热搜时,手里的奶茶差点洒在刚买的哪吒联名卫衣上。他想起六年前那个夏天,自己刚毕业时在电影院看《哪吒1》哭得稀里哗啦,如今《哪吒2》首周票房就干翻了《长津湖》,这魔童怕是要把中国影史捅个对穿。
"让一让,三岁百亿影帝来咯!"
大年初七的成都街头,33岁的程序员张鹏刷到这条热搜时,手里的奶茶差点洒在刚买的哪吒联名卫衣上。他想起六年前那个夏天,自己刚毕业时在电影院看《哪吒1》哭得稀里哗啦,如今《哪吒2》首周票房就干翻了《长津湖》,这魔童怕是要把中国影史捅个对穿。
泸州老城的巷子里飘着豆瓣酱的香气,杨宇(饺子导演本名)正盯着电脑屏幕里哪吒与敖丙元神交融的特效镜头。这个43岁的动画导演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还在华西药学院实验室摆弄试管时,绝对想不到有天会靠画符咒改写命运。
"当时特效团队说七宝莲花的粒子效果做不出来,我直接住进机房三个月。"饺子咬着已经凉透的包子回忆。当年《哪吒1》用1600个特效镜头炸开国漫天花板,这次《哪吒2》光是重塑肉身的场景就动用了2000多个特效镜头,逼得特效总监在杀青宴上连喝三杯白酒喊"再也不用画莲花"。
北京朝阳大悦城IMAX厅里,8岁的小宝攥着敖丙手办不肯撒手。后排的情侣看到哪吒元神出窍时十指紧扣,前排的老夫妇抹着眼泪说"这娃儿跟当年闹海的动画片完全不一样嘛"。谁都没注意到,角落里猫眼的数据分析师正疯狂敲击键盘——影片单日票房曲线像哪吒的风火轮般逆势冲天,连续五天不降反升。
隔壁影厅《封神第二部》散场时,几个观众嘀咕着"特效还行但剧情老套"。走廊海报墙上,《哪吒2》48.39亿的春节档成绩单,把其他五部电影挤成了背景板。保洁阿姨扫着爆米花碎屑感叹:"这届观众真狠,宁可二刷三刷哪吒,也不给别的片子活路。"
深南大道的光线传媒大厦灯火通明。财务总监盯着报表上9.5-10.1亿的营收区间,想起六年前公司押注《哪吒1》时董事会的争吵。如今《哪吒2》36亿分账让股价像踩上风火轮,那些当初反对"烧钱做动画"的股东们,此刻正在三亚度假村举杯庆祝。
而在中关村的某栋写字楼里,博纳影业高管看着《蛟龙行动》惨淡的票房数据,把已经凉透的咖啡倒进绿植。市场就是这么现实:当90亿票房的哪吒在云端踩着风火轮,更多影片正在冰窟里挣扎。有院线经理苦笑:"今年春节档不是红海也不是蓝海,根本是哪吒的混天绫,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饺子工作室的窗台上,那盆蔫了的七色宝莲突然开了花。导演摸着下巴上新冒的胡茬,想起观众在豆瓣的热评:"感谢你们没把敖丙画死"。他知道,这届年轻人早就不吃"剔骨还父"那套悲情戏码,他们要的是元神相融的羁绊,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当代注解。
当猫眼预测的94.2亿票房在热搜榜上爆了又爆,电影学者们开始争论:这是国漫工业化的胜利,还是饺子个人英雄主义的狂欢?但成都春熙路的哪吒主题快闪店前,排队三小时买到联名款的女孩们不在乎这些,她们举着冰魄银枪造型的奶茶自拍,背后广告牌上的slogan闪闪发亮——"我们的时代,不需要认命"。
夜幕降临,横店影视城的灯笼次第亮起。某剧组正在翻拍86版《哪吒闹海》,老导演看着监视器里传统的莲花化身镜头,突然对助理说:"把本子改改,加上元神重生的戏码"。远处大屏幕上,《哪吒2》的票房数字又跳了一下,像极了太乙真人葫芦里晃动的仙丹。
来源:道阻且长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