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当历史照进现实,谁才是真正的“金山”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2-07 01:35 2

摘要:谁能想到,姜文在《让子弹飞》里随手抛出的这句台词,竟在15年后被陈思诚拍成了一部《唐探1900》。建议电影学院把这段操作写进教材——什么叫"一句台词撬动几十亿票房"?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开发"?《唐探1900》就是从这群被卖到美国修铁路的华工开始。

"我们鹅城有两大家族,把人卖到America修铁路,赚的都是dollar。"

谁能想到,姜文在《让子弹飞》里随手抛出的这句台词,竟在15年后被陈思诚拍成了一部《唐探1900》。建议电影学院把这段操作写进教材——什么叫"一句台词撬动几十亿票房"?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开发"?《唐探1900》就是从这群被卖到美国修铁路的华工开始。

更绝的是周润发的角色转换:从鹅城作威作福的黄四郎,到旧金山为华工请命的白老爷。发哥用演技证明,所谓"反派专业户"都是凡人的偏见,真正的影帝能在正邪之间无缝切换,相信电影前半部分大家都以为发哥还是那个赚dollar黄老爷,观众看完才会直拍大腿:"这哪是角色转变?分明是平行宇宙的自我救赎!"

黄老爷到白老爷

1900年的旧金山,华人矿工与河北口音印第安人并肩作战,华人黑帮老大邂逅开膛手杰克,魔术戏法里藏着跨种族爱情线。这种放在网文里都要被骂"要素过多"的设定,陈思诚硬是都能给你合理圆过去。尤其当岳云鹏饰演的大清高手费扬古,在八国联军炮轰北京的枪声中突然反水,以命换命团灭洋人时,荧幕前的观众集体颅内高潮——我甚至都觉得这部戏挽救了岳云鹏的电影生涯。这种放下内部矛盾,先干外部矛盾的情绪,非常戳人。

费扬古

更幽默的是1900年历史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孙中山都才刚成立兴中会。受欺负的是大清,正在反抗的是义和团,真正在海外为华人劳工争取人权的,恰恰是这些被史书遗忘的白(高)老(华)爷(们),而电影正是以此为背景。捋不清楚这个历史知识,上来就骂电影煽动爱国情绪的,你是有多恨自己是个老中?只要说两句洋人的不好,马上就如丧考妣的发疯,你就说说,以《排华法案》为背景怎么能把洋人拍成好东西?

(我实在不想提那个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还能硬搞出几个好日本军人的电影,建议你也别提。不搞二元对立,你也不能在屎里面掺巧克力,巧克力里面掺屎吧。)

当周润发在听证会上为华工慷慨陈词时,恍惚间让人穿越到周受资舌战国会的现场。白老爷的演讲越是振聋发聩,台上议员们心不在焉的表情就越显讽刺——这哪是什么司法听证?分明是资本提前写好剧本的提线木偶戏。正如电影结尾的台词:"权力控制一切,金钱控制权力。"1882年的《排华法案》被废除,可不是因为洋老爷良心发现,而是资本家发现这破法案挡了他们压榨华工的财路。

当黄飞鸿在影片结尾说出"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这个跨越三十年的电影彩蛋,恰似一记响亮的耳光。那些挤破头想登上开往旧金山的偷渡船的人啊,可曾想过真正的金山,正是我们脚下这片用血泪浇灌了五千年的土地?


《唐探1900》最狠的杀招,是把历史褶皱里的尘埃拍成一面照妖镜。当你在影院为白老爷的演讲热血沸腾时,别忘了看看手机推送里TikTok听证会的新闻;当你嘲笑银幕上装模作样的美国议员时,不妨想想豆瓣评分里的双标影评。这年头,能让你笑着思考、骂着清醒的电影不多了,且看且珍惜。

《唐探1900》确实是一包包装精装的主旋律巧克力,人吃了没事,狗吃了会死。

来源:吃Bagel的莫扎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