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氪|哪吒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特别”?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7 00:30 2

摘要:《哪吒2》电影票房再刷记录,问鼎中国电影票房榜。各种方言中“哪吒”如何读也引发讨论。“哪吒”这两个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读法——成都人说“那抓”,广东有人说“拿砸”,浙江有人说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苏人说“闹赵”,南京话则说“罗渣”。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陶寰认

【#科普氪#|哪吒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特别”?】#哪吒影史第一#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哪吒2》电影票房再刷记录,问鼎中国电影票房榜。各种方言中“哪吒”如何读也引发讨论。“哪吒”这两个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读法——成都人说“那抓”,广东有人说“拿砸”,浙江有人说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苏人说“闹赵”,南京话则说“罗渣”。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陶寰认为,“哪吒”本身就是一个人名,一个特殊的称谓,它的发音在语言学上并不构成规律,所以只要遵循其历史上约定俗成的读法就可以了。

文化学者侯印国教授介绍:“很多人觉得哪吒是本土神仙,但其实论其源头,是来自佛教传说,算是一个外来神仙,但在中国经历了彻底的‘中国化’过程。”读“哪吒”这两个字,能发现它和中国汉字的读音传统很不同,这是因为它最早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哪吒全名叫“那吒俱伐罗”,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后辈。

唐代唐昭宗时期宰相郑綮写的《开天传信记》,最早记载了哪吒的传说,说有佛教高僧道宣大师,夜里行路不慎掉下台阶,快要坠地的时候得到一位少年神祇的帮助。这位少年告诉他自己乃“毗沙门天王哪吒太子也。”并把自己供养的佛牙送给道宣大师。这是我国本土关于哪吒的最早文字记载,这是我们常说的多闻天王的太子,是一位守护佛教的护法神。而道宣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也非常重要,是中国的律宗初祖。

今天推测,在元明以前,民间用字字形无定、偏旁无定、繁简无定,极其混乱。至元明,这些民间文字有了更加标准的写法,因为“吒”有口,为了标准化,也给“那”加上了口字,并随着元明话本流行,最终“哪吒”一词才普及开来。#哪吒2放映时间预计会延长到6个月#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