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多好的电影精神内核。电影故事情节截取自《射雕》原著第36章到第40章内容,作为一部书的近似结尾的部分,戏剧冲突自然不会太强烈,徐克筛选出郭黄华三角恋部分做电影前半部情节,郭靖第一次守襄阳为后半部分情节。但这些情节稀释偏离了侠之大者这个
徐克老矣!这是一部对原著党极其不友好的电影,对于非原著党反而好些,对于某某粉丝还算凑合。个人观感如下:
1、武侠无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多好的电影精神内核。电影故事情节截取自《射雕》原著第36章到第40章内容,作为一部书的近似结尾的部分,戏剧冲突自然不会太强烈,徐克筛选出郭黄华三角恋部分做电影前半部情节,郭靖第一次守襄阳为后半部分情节。但这些情节稀释偏离了侠之大者这个内核。聪明如陈思诚,在《唐探》的最后,硬是让春晚翻车的小岳岳掺杂进去了“救中国”的台词。
2、武侠无武
影片中也有蒙古骑士金戈铁马的镜头,也有黄蓉华筝对打的画面,但对比徐克当年《笑傲江湖》令人至今难忘的动作设计,差得太多了。郭靖和欧阳锋的对决,竟是俩人隔空拼特效,辣眼睛。徐导,这是武侠片啊!隔壁《哪吒2》,哪吒敖丙对战三个龙王,你来我往的对打可圈可点,人家那是神话片啊!你作为武侠片,武戏动作不如动画片,你不扑街谁扑街?
3、其他硬伤。
选角方面,华筝是最大亮点,郭靖还行,可庄达菲与俏黄蓉真的不搭。
台词方面,开篇以郭靖的口吻旁白,出现“北宋末年,南宋”这样明显的历史性常识,要么换个口吻声音进行旁白,须知现在年轻一代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以前老版《三国演义》,刘备军旗上写“蜀”,以前《康熙王朝》,康熙的奶奶大言不惭地说“我孝庄”,那个年代犯的常识性错误,可以原谅,十几年过去了,还犯这样的错误,贻笑大方,影响观感,越是这样的细节越是要注意。
来源:哈尔彬彬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