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成中国影史票房第一,背后资方赚“麻”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20:17 3

摘要:与此同时,A股影视传媒板块行情出现“冷热不均”。2月6日,A股影视传媒板块走势分化,金逸影视涨停,光线传媒涨超18%,北京文化盘中一度跌停,博纳影业跌超5%。

今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为“《哪吒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继昨日涨停后,《哪吒2》的主出品方光线传媒今日继续大涨,尾盘触及20%涨停。

与此同时,A股影视传媒板块行情出现“冷热不均”。2月6日,A股影视传媒板块走势分化,金逸影视涨停,光线传媒涨超18%,北京文化盘中一度跌停,博纳影业跌超5%。

《哪吒2》问鼎中国影史票房之下的2025年春节档,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背后资方受益几何?

《哪吒2》登中国影史票房第一

光线传媒已赚近10亿元

据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6日12时13分,上映9天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含预售票房已超57.75亿元,超越2021年上映的《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新冠军。

当下,《哪吒2》的票房仍在高歌猛进。截至2月5日22点37分,灯塔专业版预计,《哪吒2》预测票房连涨8日,目前AI预测总票房为95.37亿元;截至2月5日22点35分,猫眼专业版预计,《哪吒2》预测票房为94.21亿元。

上映9天以来,《哪吒2》刷新32项影史纪录,百亿票房可期的《哪吒2》背后,出品方光线传媒或成最大赢家。

灯塔专业版显示,《哪吒2》的出品发行方仅有9家公司,只有5家出品方参与票房分红,分别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彩条屋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三家出品方均来自光线影业。

2月5日晚间,光线传媒公告,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48.4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0亿元至10.10亿元。

“押对宝”的光线传媒,股价也是一路高歌猛进。

继蛇年首个交易日涨停后,2月6日,光线传媒继续大涨,尾盘触及20%涨停,股价创近4年新高。截至2月6日收盘,光线传媒股价报13.5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01%,成交额近46亿,日换手率达12.83%,总市值达396亿元。

此外,电影角色热度之下,光线传媒早已布局周边产品,挖掘IP“一鱼多吃”,拓展收益渠道。

近日,光线传媒在互动平台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规划并陆续推出品类丰富、价格区间较广的衍生产品,包括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食玩、徽章、立牌、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国元证券指出,春节档影片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同时,IP价值被持续发掘。“哪吒”以活泼灵动的动漫形象与卡游、集卡社、万代南梦宫等联名推出卡牌、手办等IP衍生品,同时与荣耀、蒙牛等品牌联动,开展线下门店打卡、联名包装等活动,拓展IP商业化空间。“封神第二部”上映前便与超30家品牌实现联名,IP价值持续拓展。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 2025年春节档电影虽数量较少,但均为国产IP电影。高价值IP的电影续作不断推进将激励更多新的优秀IP涌现,有望赋能整个电影IP及周边的授权、衍生、开发系列产业链,国产电影的IP品牌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春节档“冰火两重天”

背后资方受益几何?

《哪吒2》问鼎中国影史票房之下的2025年春节档,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数据显示,2025春节档最终票房95.10亿元,《哪吒2》以48.39亿的档期票房断层领跑,远超其余五部春节档影片票房之和。

其余五部影片票房分别为《唐探1900》22.78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9.98亿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5.92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5.09亿元,《蛟龙行动》2.74亿元。

《唐探1900》出品发行方多达35家,包括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猫眼微影、上海电影等公司;《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由北京文化、阿里巴巴影业等出品;《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由中国电影、联瑞影业、横店影业等出品;《熊出没·重启未来》由华强方特、横店影业、中国电影、猫眼微影、万达影视等33家公司出品发行;《蛟龙行动》由博纳影业等出品。

相比之下,《哪吒2》只有5家出品方参与票房分红,光线传媒“独占鳌头”。

与此同时,多家影视公司也公布了春节档电影收益情况。华策影视公告称,截至2月4日24时,公司来源于《唐探1900》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229万元至310万元。北京文化公告称,截至2月4日,公司来源于《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营业收入约为9000万元~1.2亿元。

今年春节档票房“垫底”的《蛟龙行动》,远低于此前票房预期。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2月6日18时22分,票房仅为3.14亿元,AI预测总票房为4.29亿元,而映前媒体票房预测为5亿元~12亿元。

《蛟龙行动》票房失利,无疑让出品方博纳影业“雪上加霜”。博纳影业公告称,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6.37亿元~8.81亿元,亏幅同比扩大,这是连续第三年亏损。投资巨大的《蛟龙行动》,被博纳影业寄予厚望,但票房失利已然使其2025年开局不畅,全年业绩走向将如何,也引得市场关注。

资本市场上已是“冷暖自知”。2月6日,与尾盘触及涨停的光线传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博纳影业继昨日一字跌停后,今天股价继续下跌5.22%,总市值为70亿元,较昨日缩水4亿元,较农历新年前(1月27日)缩水12亿元。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