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中再次饰演蛟龙小队副队长徐宏 杜江:好,是更好的敌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19:30 3

摘要:《红海行动》开拍八年后,杜江在《蛟龙行动》中再次饰演蛟龙小队副队长徐宏,“从拍完《红海行动》的那一天起,我就在想,这么好的电影应该有续作。接到《蛟龙行动》启动通知的那一天,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一天终于来了。”

《红海行动》开拍八年后,杜江在《蛟龙行动》中再次饰演蛟龙小队副队长徐宏,“从拍完《红海行动》的那一天起,我就在想,这么好的电影应该有续作。接到《蛟龙行动》启动通知的那一天,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一天终于来了。”

“徐宏就是我,我就是徐宏”

在杜江看来,徐宏从不是一个只懂打打杀杀的军人,他始终保持着对战争的反思力。八年以来,徐宏不仅一如既往地机智和英勇,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进一步成熟。“在《蛟龙行动》中,徐宏对军人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真正的战斗来临时,他能够放下内心的挣扎,更果断地拿起装备和战友们一起出发。”

杜江表示,徐宏对自己的影响很深,“徐宏已经活在我的身体里了,我觉得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俩是一个人。”电影一开场是徐宏站在墓碑前给牺牲的队友送上糖果。“当看到墓碑上的照片和名字时,作为演员的我,不觉得他们是电影里的人物。我觉得那就是七年前和我一起在非洲某处沙漠里出生入死的战友。那一刻我甚至也看到了电影中的我在过去七八年间每天在枪林弹雨中战斗的场面。”不仅杜江自己认为徐宏已经“长”在身体里了,剧组其他人也会直接称他“徐宏”,“很多演员是看过《红海行动》的,大家对我有‘徐宏’滤镜,我也很开心大家这么叫我”。

“龙鲸号”的置景比想象得更震撼

为了《蛟龙行动》的拍摄,剧组1:1打造了长达120米的“龙鲸号”潜艇。第一次见到“龙鲸号”时,杜江便被震撼住了,“看得见头就看不见尾,我站在潜艇上跟地面的同事喊话,他们根本听不见,甚至看不到我在哪里。”“龙鲸号”不仅体量巨大,内部的还原度也极高。杜江坦言,每当拿到一段新的剧本时,他经常不敢确信导演大胆的构想,想象不到最终要怎样完成拍摄。但到了潜艇内部一看,他就发现现场的设施不仅能实现剧本中的天马行空,还比预期的更加震撼,“我们有很多史无前例的置景,所以我百分百相信,电影院里的观众每一秒都会被震撼到。我们的电影不仅着眼于未来的战场,也会让大家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已来”。

考到了和教练同级别的潜水证

为了这部大制作、高水准的核潜艇电影,杜江在开机一年前开始学习潜水。这一学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初级开放水域潜水员证书到进阶开放水域潜水员证书,杜江一路考到了救援潜水员,“我必须要做到既有自救的能力,又有救别人的能力,才算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杜江的救援潜水员证书甚至和剧组的潜水教练达到了同一级别,以至教练让杜江不用再参与剧组的潜水课程了,但杜江还是更愿意和大家在一起,学习新的东西,“因为体系可能不一样,我希望从进组开始就把以前学的全忘掉,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感受一切”。

杜江透露,剧组的潜水训练非常极端。“教官是专业训练军队潜水员的,当我们下潜到十几米的深度时,会有人突然冲过来把你的面镜、氧气、蛙鞋、配重抢走,然后把你转三四圈。你要在闭着眼睛、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迅速找到被抢走的东西,解决水下呼吸的问题并穿好装备,同时克制自己不能过快上浮,因为那样肺可能会出现问题。”“身经百战“的杜江在第一次经历时感觉很刺激,但是其他队员就有晕厥的,杜江也因此一直带着保护大家的心态参与潜水训练,“在实际拍摄中,我希望自己能多一份精力看住周边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当大家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

为了潜艇内作战的戏份,杜江还专门学了手枪室内近距离战斗的技术,并在《红海行动》拍摄后的八年时间里一直延续健身的习惯。杜江透露,他们的剧组很“卷”,演员的餐盒里没有大鱼大肉,只有简单的鸡胸肉和水煮菜,以维持健身的体力供给。作为参与过《红海行动》的老演员,这种“卷”对杜江来说不过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但是,新来的演员未必能适应如此高强度的拍摄节奏。为此,杜江还会经常带他们在园区里跑步聊天,“我更多会像朋友一样疏解他们的压力,我懂他们正经历着什么,我就做一个演员情绪的‘调节员’”。

和导演同频逼自己

这种被杜江以“极其变态”来形容的训练和拍摄,和“魔鬼导演”林超贤的风格息息相关。杜江说:“林超贤总是不断逼自己前进到从未涉及过的领域,不断挑战自己,那么跟随在他身边的演员也要一起向前冲。如果你落在后面,会觉得很痛苦很有压力。但当你和导演同频,一起为电影拼搏,达到一种忘我和投入的生理与精神状态,你会感觉这个过程非常爽。”杜江表示,林超贤总是会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也非常信任林导,会争取从前做不到的事情,最终把自己逼到全新的高度。“我要求自己再进步一点,我可以潜得更深、憋得更久,我可以距离爆炸点更近,让观众觉得更真实。这些工作过程,直到今天我想起来依然觉得意犹未尽。”杜江的潜水证也正是在林超贤的不断激励下考取的,“我考到一个证,就会拍个照发给林超贤导演,他给我回一个大拇指,每次我都像一个被家长表扬的孩子一样,心中窃喜”。

从《红海行动》到《蛟龙行动》,杜江坦言,八年的时间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一句话:“好是更好的敌人”,“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坏的东西显而易见,我们直接拒绝就可以。但是,我们更需要学会的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胡克青

来源:青瞳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