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作为“封神三部曲”的承上启下之作,影片在上映前可谓备受期待,但上映之后则遭受了诸多争议批评。开宗明义地说,《封神2》在刻画人物方面较第一部有了长足的进展,姬发、殷寿等人的人物形象在片中都得到了更为饱满、立体的呈现;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作为“封神三部曲”的承上启下之作,影片在上映前可谓备受期待,但上映之后则遭受了诸多争议批评。开宗明义地说,《封神2》在刻画人物方面较第一部有了长足的进展,姬发、殷寿等人的人物形象在片中都得到了更为饱满、立体的呈现;但另一方面,第一部引以为傲的特效技术在第二部中却成为观众的“质疑点”,而前作“战斗场面有余,剧情深度不足”的问题在新作中也同样存在。
《封神2》的开头承接着第一部结尾的几个悬念展开——殷寿重伤、闻仲回朝、姬发返乡,算是填补了前作遗留的空白的剧情。事实上,开头的几个情节也不期然地展现了古代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和悲惨命运——魔家四将撞坍城楼,危及平民性命;邓婵玉出征时,千万船夫为军队结木制桥。这些都是足以给观众留下记忆点的片段。此外,片中呈现了许多奇幻生物,营造了许多奇观场景,如巨型野猪、花狐貂等奇异生物,都保留了神话色彩;又如杨戬的五行遁术、哪吒的各种法术,皆是承续了《封神演义》的经典设定。
影片最精彩的场景还是几场打斗戏和战争戏,这点与前作可谓一脉相承。无论是邓婵玉和姬发的马上打斗戏、水下打斗戏,还是两军对垒的攻防场面,抑或闻仲、魔家四将与殷郊、雷震子等人的斗法,都呈现出了可圈可点的视听效果。但是,其中存在着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影片在特效方面明显逊色于前作,特别是备受质疑的殷郊法相,被观众诟病为“五毛特效”;另一方面,影片里各个人物的战斗力忽高忽低,存在着不少的前后矛盾与逻辑漏洞。
剧情深度不足始终是“封神系列”的一大问题,《封神2》在战争戏和特效上的投入无法掩盖内容的颓势。大量的战争场景、特效呈现挤压了剧情深度的挖掘空间,使得影片停留在“爆米花电影”的定位。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封神2》在努力地将丰富的文化要素融入影片,最明显的例证就是片中俯拾即是的《诗经》元素。它们既为电影增添了文化底蕴,也起到隐喻故事的走向的作用,如影片用“有女怀春”隐喻姬发与邓婵玉的朦胧情感。同样,针对殷郊法相的问题,主创团队也从文化层面给出了解释,却无法消解质疑。这实际上暴露出许多影片都面临着的一大问题,即如何平衡文化内涵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为了坚守文化内涵而不顾观众的视听感受,还是为了更好的审美体验而适当调整影片中的文化要素?取舍不同,所得所失皆会不同。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封神2》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展现出了姬发、邓婵玉等人的人物弧光。姬发的成长体现在他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动摇迈向坚定的心理蜕变。起初,姬发面对战争有着浓重的消极情绪,认为“西岐已经几百年没有打过仗了,我们根本不是殷商的对手”。而随着情节的推进,姬发在长辈、伙伴和民众的影响下,逐渐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也探明了前进的方向。除了姬发,《封神2》在殷寿人物弧光的打磨上也颇具匠心。影片补充交代了殷寿幼时被父亲牺牲,成为刺客手中人质的故事,这为他长大后杀兄弑父的罪行增添了合理性。
最受舆论关注的还是悲情人物邓婵玉。邓婵玉和闻仲一样,都被围困在自己的执念里,前者执着于家族忠孝美名,后者执着于为商王朝续命。在某种意义上,这体现了人类普遍具有的主体性焦虑——邓婵玉整个家族都为商王朝战死沙场,仅余她一人;闻仲自言“为商王朝拼了一辈子命,岂能在死之前看它毁于一旦”。事实上,他们不是真的愚忠于殷商,而是想为自己的家族、为自己的人生确证一份意义。在他们眼中,商王朝的陨灭意味着家族忠孝美名的消弭,代表着自我人生命题的判否,他们将自己的人生意义与商王朝的存续画上了等号。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而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看,邓婵玉的命运体现了伦理结构形成和解构的完整过程。对于邓婵玉来说,背叛商王朝、放弃家族的忠孝美名是伦理结构形成的过程,而她在西岐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乃至于最后牺牲自己挽救西岐,则是伦理结构解构的体现。这种成结和解结的平衡,反映了影片内在结构的稳定。
不过,影片对主要人物精雕细刻,却忽视了次要人物的斑斓色彩。和前作一样,《封神2》中的姜子牙依旧充当着“智慧老人”的角色,为深陷迷茫的姬发指明方向。“你有勇气为了自己的愧疚而死,那你有勇气为了西岐的百姓而活吗?”姜子牙对姬发的一番质问可谓掷地有声,成为姬发人格蜕变和心理拔节的关键因素。此外,姜子牙也在殷郊的成长中发挥了“智慧老人”的启示作用,借助西岐百姓其乐融融的生活,教给他“这才是天下人该有的日子”。但是,影片中姜子牙的形象也因此流于符号化,成为一个仅具喜剧特性和引导功能的角色,甚至变成各个“法宝”和“技能”的介绍员。与姜子牙类似的,是被工具化的哪吒、杨戬,他们在特定时间施展法术,或是救下陷入危险的姜子牙,或是作为“场外援助”突然登场,帮助主角保护平民。可见,影片对主要人物的打磨颇为用心,但对群像的处理显得脸谱化、符号化,这个遗憾或许要留待第三部来弥补。
概言之,对于期待奇观场面和战争场景的观众来说,《封神2》不啻一场视听上的双重盛宴;但对于注重情节内容和故事逻辑的观众而言,它或许还有改良和进步的空间。不过,作为整个系列中承前启后的作品,有《封神1》这样的“凤头”珠玉在前,《封神2》本身就面临巨大的压力。无论如何,《封神2》虽然算不上好评如潮的“猪肚”,但也绝非狗尾续貂的劣品。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