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火爆的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当下社会最该关注的两个尖锐话题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13:39 3

摘要:《哪吒2》短短数日,票房价值突破57亿,大有超越《长津湖》,跃居中国电影榜首之势。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它的火爆起码折射出两个社会现象,带出两个焦点话题:一个是青少年的生存状态;一个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哪吒2》短短数日,票房价值突破57亿,大有超越《长津湖》,跃居中国电影榜首之势。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它的火爆起码折射出两个社会现象,带出两个焦点话题:一个是青少年的生存状态;一个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电影中的小哪吒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叛逆者,而是一个救人者,为了复活好基友敖丙,他听从了太乙真人的话,去玉虚宫参与成仙考试,接受了捉三个大妖的任务来证明自己的本事(土拔鼠、老豹申正道、石矶娘娘),后来阴差阳错,转向基本的道义———救父母与为陈塘关被屠杀百姓报仇,从而与申公豹、龙族发生冲突,在此过程中发现无量仙翁才是幕后的阴谋家,以捉妖来炼丹的刽子手,从此醒悟,与龙族、申公豹等合力,打败无量仙翁,砸烂炼丹炉天元鼎。

故事本来称不上离奇,屡屡蹦出来几个金句也谈不上惊世骇俗,只是因为有了仙班边角料申公豹的郁郁不得志,石矶娘娘的祸从天降,申小豹的悲情等,与哪吒的叛逆交相映衬,却具有了强烈的现实代入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共鸣。

当代青少年成长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人们常说的阶层固化,再加上就业、住房、成功等压力山大,简直令人喘不过气来。数字化急剧转型,人工智能的一日千里,人异化成符号化工具,付出甚多,拼命努力却过不安稳,令人免不了会反向思考,这样的生存状态值得么?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在罗马?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权威,包括家庭、教育、规则等造成了这漫无极限的卷去卷来的乌云?如何才能逆天改命?

另一个话题:中西文化的碰撞。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成为仰慕的对象,但在认同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中,我们却惊觉他们鼓吹的一切,精华与糟粕并存,泥沙俱下,如果盲目的祟拜,丧失自我,极有可能令自己成为天元鼎的一颗颗仙丹。

回归我们悠久的文化,近些年我们发现了孙悟空、哪吒,原来祖先留下的东西一样的灿烂耀眼,融入一些科技的创新和好莱坞的叙事技巧,一样的可以令西方人交口称赞,依靠这些本土文化符号,我们也能自信满满的重建民族认同,在世界现代文明的舞台上高扬东方文化的旗帜。

《哪吒2》的现象级传播本质上是一场社会情绪的集中渲泄,它既证明了当代中国社会对文化多元性的包容度提升,也暴露出转型期社会在价值观重构过程中的4个深层矛盾——个体意识觉醒与传统秩序束缚的碰撞、商业资本与文化责任的冲突、技术赋能与人文精神流失的并存、文化主体重构与思维的混乱。

随着社会的开明与进步,凸显出来的问题日益获得重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相信所有因为资源、机会不均等带来的失衡一定会在文化的改良、优化中,通过认知的提升,行动的纠正得到化解,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灿烂未来,国家的持久繁荣,公民的正当权利。

来源:深圳跋涉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