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成春节档最大赢家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11:31 3

摘要:2月5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春节档电影数据洞察》,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总票房突破95.10亿,同比大幅增长18.6%,观影人次达1.87亿,同比增长14.7%,均刷新春节档影史纪录。

作者 | 刘宝丹

编辑 | 周智宇

2025年春节档迎来开门红,《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大片云集的背景下一骑绝尘,其背后的公司光线传媒无疑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

2月5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春节档电影数据洞察》,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总票房突破95.10亿,同比大幅增长18.6%,观影人次达1.87亿,同比增长14.7%,均刷新春节档影史纪录。

《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口碑成为2025年春节档冠军,档期内斩获48.39亿票房,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电影票房纪录。据观察,从初一到初七,该片排映场次一路高升,场均人次始终保持高位,远超大盘水平。

电影背后的主投公司光线传媒受到资本市场热捧。2月6日盘中,光线传媒股价最高涨幅超过17%,涨至13.48元,而前一天,光线传媒股价20%涨停,单日市值涨了56亿元。在中国电影、博纳影业等普遍下跌的背景下,走出独立行情。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直接带来可观的票房收入,也给光线传媒的“神话宇宙”系列注入强心剂。

根据2024年三季度报告,光线传媒实现收入14.42亿元,同比增长53.37%,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票房的影片包括《大雨》《第二十条》等,2023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结转的影片包括《照明商店》《怒潮》等,总票房约为29.27亿元。

可见,仅《哪吒之魔童闹海》一片的票房,就超过了光线传媒出品的大部分电影票房之和。5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0亿元至10.10亿元。

东吴证券此前保守预计,该片最终票房65-70亿元。据此,该机构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望给公司贡献8-10亿利润,并主要在一季度业绩体现,相关衍生品亦将贡献增量业绩。

除了直接带来利润,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也验证了光线传媒持续推出爆款的能力。

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36亿,是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作为该系列的第二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超过第一部已经板上钉钉。根据猫眼专业版最新预测,该片票房有望达到94亿,该系列将创造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录。

王长田对光线传媒的定位是成为一个高端内容提供商,过去几年,光线传媒梳理了中国有史以来所有的神话人物传说故事,计划用动画电影的表现方式重构中国神话史,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漫威。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梦想,光线传媒的优势是在动画电影领域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自从2013年布局动画业务,2015年成立彩条屋,光线传媒已经出品发行多部高口碑高回报动画电影,包括《大鱼海棠》《熊出没变形记》《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根据王长田的规划,第一部分由三五十部电影构成,每一部电影制作周期是四五年,这个“神话宇宙”系列至少需要20年,这对公司的战略定力、资金实力、制作能力都会是非常大的考验。

从产业背景来看,电影作为传统的娱乐形式,其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2025年春节档表现火热,但电影市场近年来整体停滞不前。综合灯塔、猫眼等各方数据来看,过去三年,电影票房分别为470亿、549亿、300亿。

作为近两年兴起的娱乐方式,短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经突破500亿元,已经超过电影,且还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同时,投影仪、VR等观影形式的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电影受众。

在202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王长田表示,“我们生存压力不在于具体某个产品怎么样,而在于整个大的环境改变,娱乐方式的改变,观众兴趣的改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上,他将AI抬高到了行业生存的关键要素。

作为传统行业,影视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期,王长田要想带领光线传媒成为一家103年的百年老店,甚至撑起中国的“好莱坞”市场,需要不断拿出能经得住市场考验的作品,这并不容易。

来源:华尔街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