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亿春节档的“虹吸效应”:《哪吒》如何改写中国影史天花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22:56 1

摘要:从预售开始,就已经有无数实质性纪录告破,等到了档期中,破纪录的速度更是看花了眼,单日票房走出前所未见的曲线,预测票房更是不断冲击所有电影人的既有认知,更新着人们对于天花板的想象。

不只是电影的信心,更是经济的信心。

这个春节档,一路追逐数字变化的人是幸福的。

从预售开始,就已经有无数实质性纪录告破,等到了档期中,破纪录的速度更是看花了眼,单日票房走出前所未见的曲线,预测票房更是不断冲击所有电影人的既有认知,更新着人们对于天花板的想象。

(图源:灯塔专业版)

赢家总是有限的。春节档的傲人成绩主要依赖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历史级表现。在过去一整年市场信心有限的前提下,如此惊人的单片成绩无疑为市场带来了最宝贵的信心,也反复提醒着电影人们,只要单片内容足够击中观众,所谓的市场趋势都无法起效,观众是“一片一议”的。

这种信心也不仅仅是对电影票房数字的信心,更是对电影及相关消费、经济趋势的信心。用“观众不舍得花钱”来为电影市场的阴霾作结,在“预测超90亿”的数字下再也站不住脚了。观众或许比以往要求更高了,但这并不是达不到的要求,有一部电影能做到,未来理论上就有更多电影有能力做到。观众总会为好内容买单。

前所未见的曲线

95.1亿的票房与1.87亿的总人次,无悬念地双双创下春节档的新高,票房同比实现了18.6%的增长。场次数仅348.6万,比去年少了20万场左右,但鉴于去年档期多一天,实际日均场次实现了4.3%的增长。上座率也相当可观,据灯塔,2025年春节档整体上座率为43.3%,比去年高出了10%左右。

灯塔《2025春节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

不仅影院高兴,平均票价得到控制对观众来说也是好事。今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50.8元,比2023年和2022年的平均票价最高值低出了2元左右。

如果细分到单日票房上,今年春节档的表现更加夸张,往年的顶尖成绩在今年只道是寻常。整个春节先是以大年初一的18亿超高开局奠定基调,此后的逐日跌幅相当微弱,直到假期的最后一天单日票房仍保持在12亿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去年从初二开始便已经跌至10.58亿,甚至除了2021年之外,没有任何一年的春节档在大年初一之外能录得12亿以上票房。

(图源:灯塔专业版)

而每年春节档的实际容量也不尽相同,比如去年,新片公映天数实际上有8天,而今年为7天,往年大多数时候只有6天。如果按新片公映天数来算日均票房的话,今年的日均票房是13.59亿,比有情人节加成的历史最高2021年还高出4%,比去年更是高出35%。

大盘的坚挺之势延续到了假期收尾,这说明在假期结束之后仍然有较多剩余势能可被转化,这为今年后春节档的走势定下了乐观基调,能够显著提高2025年淡季票房产出。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过年时间相对较早,距离下一个小档期清明档还有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春节档一旦失利,市场空窗期将会更长。反过来,春节档如此红火,到清明档前都能依靠春节档影片的余温支撑,且情人节还在春节档期之外,彼时还能再迎来票房爆发的小高潮。

电影市场的热情也传导到了二级市场,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光线传媒不出意外地收获20%涨停,预计未来几日仍会有继续上升空间,尚不知天花板在何处。

有趣的是,人均观影频次的数据,在灯塔与猫眼的报告中出现了较大分歧。春节档中仅看一部的用户占比,据猫眼统计为85%,比去年有所提升,而据灯塔统计为82%,比去年有所下降。

猫眼《2025春节档数据洞察》与灯塔《2025春节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

这是一则研究市场的关键性数据,但统计数据的差异让今年春节档的大片齐出策略是否带动更多观众选择两部以上影片变得扑朔迷离。不过,《哪吒》的二刷效应明显,单片档期内复购率便达到了7.6%,这使得档后仍然存在观众持续选择春节档电影的理由,不论这一选择是重复还是不重复。

史无前例的票房冠军

得此佳绩,最大功臣非《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莫属。《哪吒》单片收获了春节档51%的票房,这是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比重。如果说往年的春节档是“双强争霸”或“三足鼎立”,那么今年的春节档完全算得上“一家独大”。

微弱的大盘跌幅,极大程度上依赖《哪吒》强悍的单片涨幅。虽然大年初一时《哪吒》已经是单日票房冠军,但这却是《哪吒》单日票房倒数第二低的一天。此后《哪吒》在春节档内实现了5连涨,可谓“毫无跌味”,且屡屡刷新单片单日票房新高。

其预测票房也一路不断上调,预计明日午间将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截至今日,猫眼灯塔双平台的最新预测票房均已突破90亿,这远远不只是国内第一,且大概率超过《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成为单一市场票房最高影片。

在今年春节档之前,这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业内的普遍观点是,在分众化审美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众口味的最大公约数越来越难达成,今后50亿+影片越来越难出现。但没想到,先来的不是50亿,而是直接翻到了90亿。

(图源:灯塔专业版)

这充分说明,强势单片拥有击碎市场规律的能力,电影行业终究是一个极其看个案的行业,观众的反应是“一片一议”的。单一电影的成功经验很难被复制与沿用,好电影在找准了设计定位与精心制作之后,也可以拥有远超同行的表现。

《哪吒》究竟踩中了什么让它能够一飞冲天?一句话总结,春节档是它的跳板,其他影片的表现是东风,宣发方向的正确为它插上了翅膀,而内容与制作本身才是火药与引擎。

春节档不愧为国内票房想象空间最大的档期,观众在春节期间对电影投注的目光之多是一年中其它时间无可比拟的,它能给一部影片的好口碑足够的发酵空间。而《哪吒》的合家欢性质,让它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需求,从未成年儿童到年轻群体再到家长群体,均可从影片中收获自己的体验。据猫眼,3人以上观影比例今年春节档达到了31%,远高于往年,而《哪吒》单片达到了33%。

猫眼《2025春节档数据洞察》

同行之间的对比也是相当残酷的。《哪吒》豆瓣开分就在8分以上,后续还实现了涨分,而其余影片从开分就基本都在7分以下(除《熊出没·重启未来》7.1分),口碑评价上有断层级别的差距。往年,口碑也是影响春节档影片后续走势的关键,但较少出现断层式差距,比如去年春节档三甲,开分均在7分以上。今年口碑上过快分出鲜明胜负,也进一步导致了档期中后段票房的“虹吸效应”。

但即便在观众大年初一试菜之前,从营销的角度,《哪吒》就已经给不少观众留下好印象,使得《哪吒》从第一步开始就走得稳扎稳打。《哪吒》初期释放的物料,在各大社交平台收获的路人好评便显著高于其他几部影片。

在正式预告物料中,敖光人形态的首次亮相,以及“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的金句,留下了极强的记忆点。番外预告中,《哪吒》先是推出一部番外短片带观众回顾5年前的大战结局,并引出“重塑肉身”的引子衔接剧情。之后又推出了与春运联动的短片以及“哪吒太乙爆笑番外”短片,均收获了上佳反馈,且通过物料提前定格了自身“好笑”的印象。这些更加生动灵巧的打法,让它从营销维度便已经收获了大众认可,且在大众观看正片之后迎来更大程度的发酵。

《哪吒》预告片的B站评论

最后,最本质的因素在于,《哪吒》在制作层面和剧作层面均得到了大众认可。据猫眼《2025春节档数据洞察》,《哪吒2》制作评价较前作大幅提升,特效及画面呈现的评分也高于前作,剧作层面剧情的提及率较前作翻倍,且剧情、笑点、泪点的评分均高于前作。

猫眼《2025春节档数据洞察》

一句话概括《哪吒》的文本内核,点睛之笔莫过于“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在电影市场重新找回年轻观众的路上,需要有更多商业大片正视新一代观众奉行的价值底色,越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作品,才越有机会获得“不知天高地厚”的票房。

经济的晴雨表

除了《哪吒》之外,《唐探1900》以22.78亿的成绩位列第二。这一成绩与往年的头部影片相比完全不算弱势,甚至34亿的最终预测票房,已经能赶上去年的票房冠军《热辣滚烫》了。成熟IP在春节档的魅力依然在被持续论证,但能做成像《唐探》系列一样的IP寥寥无几。今年连一向稳定的《熊出没》票房也受《哪吒》影响,出现较大降幅,遑论其他几部腰尾部梯队影片,只能望“哪吒”兴叹。

《熊出没》票房数据(图源:灯塔专业版)

不过,即便是档期末尾的《蛟龙行动》,也收获了2.7亿的票房。这一数字已经比往年春节档“炮灰”破亿难的局面强出太多,也比2024年暑期档收获滑铁卢的诸多大片更高。虽然最终预测的4亿票房相较于《蛟龙行动》自身的投入而言难谈满意,但对于大盘来说,大片齐出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依然十足理想。

《蛟龙行动》预测票房数据(图源:灯塔专业版)

定档决策从来都带有“赌”的成分在,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是大片,在春节档,哪怕宣发、排片上落后,依然可以实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此,中小成本的现实主义影片,之后还是更应该多考虑年内其他档期,有可能的话,让春节档尽量保持大片供给才是最优选择。

毒眸在档期前瞻时预言过这种规模效应,但真正值得正视的规模,其实远在票房之外。

观众对电影的热情可以被转化为票房以外的很多数字。比如随着《哪吒》的票房走高,其衍生品售卖情况同样火爆。比如《哪吒》与FunCrazy的官方正版手办众筹项目,目前已经众筹1300万元,目标达成率为130%,与泡泡玛特推出的联名盲盒目前处于脱销状态,在二手市场交易价格几乎翻倍。

(图源:@FunCrazy塑料主义)

除了基于影片的衍生收入,也有基于影院的衍生收入。比如春节期间万达影城内,亮相了27家全新的艺术商店,它们和706家万达电影直营院线一起,创造了2600余万的衍生品GMV。其中,最炙手可热的文创产品“四喜财神”,用时七天,即宣告21万支全部售罄。十种全新口味的爆米花,也累计售出超220万桶。

(图源:@万达电影生活)

也在最近几天跟踪报道国内各地影城的最新尝试,不论是发力“影院+”还是重视影院营销,影院人都在积极寻求票房收入之外更加稳定的新出路。当缺乏优质内容时,影院也能保证自身收入,而当优质内容出现时,二者可以形成1+1>2的效果。

在2月1日的《新闻联播》中提到,“春节档电影市场被称为‘全年经济晴雨表’之一”,这个提法将电影与经济的绑定关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仅看春节电影消费本身,电影的伴随消费也跟着票房呈现指数级上升,但在春节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对未来全年全行业消费信心的提振。

1.87亿人次愿意踏进电影院,也会在值得的前提下,为任何其他形式的好体验买单。

来源:创意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