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至2月5日9时,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纪录。观影人次超1.87亿,同样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人次纪录。而截至2月5日下午18时,春节档总票房已经突破100亿元。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春节档的热度仍在延续。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至2月5日9时,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电影票房为95.10亿元,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纪录。观影人次超1.87亿,同样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人次纪录。而截至2月5日下午18时,春节档总票房已经突破100亿元。
此外,大盘票房连续7天破12亿元,更折射出本次春节档的全民热度。
具体到单部影片,一众选手也已分出胜负。
最火的莫过于《哪吒之魔童闹海》(也被称为《哪吒2》),上映8天票房已超50亿。据灯塔AI预计,《哪吒2》总票房将达到85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二者8天分别斩获票房23.77亿元和10.18亿元。
排在第三梯队的则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系列以及《蛟龙行动》,截至目前三者票房均未过6亿元。
整体来看,在头部影片的带动下,今年的春节档显得格外热闹。人们的观影热情,也被更充分激发出来。“整个春节看了3部电影,全家贡献了十多张电影票,感觉值回票价。”有网友表示。
和热闹对比鲜明的是,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一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较2023年下降超100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观影人次和总票房均出现超过40%的跌幅。
2025年春节档能拯救这一颓势吗?
不夸张地说,今年春节档是热闹的、火爆的。
早在预售阶段,就接连打破多项纪录。中影发行数据显示,2025春节档于1月19日上午9点开启预售,不到40分钟票房直接冲破千万。不到6小时,6部新片预售总票房破亿。
风头最劲的莫过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预售阶段票房冲破3亿,进入中国影史预售票房榜前六,令许多业内人士都感叹不已。
另一个显著的现象是,此前略显冷清的影院变得热闹而拥挤起来。
据《凤凰WEEKLY财经》观察,春节期间,多家影院大厅都排满了等待观影的人群。就连售卖饮料、爆米花和影片周边的台前也围满了人,不少热门电影的周边显示已经售罄。
《凤凰WEEKLY财经》摄
春节期间,甚至有网友发文称,河南一影院的《哪吒2》一天排出99场,场次间隔排到了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场,高峰时段5分钟一场。
预售火爆、人们蜂拥而至,带来的直接效应则是,大年初一总票房就突破了18亿元。此后纪录仍不断刷新,带领春节档总票房直逼100亿元。
《哪吒2》,接住了春节档的泼天富贵。
被称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今年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据灯塔专业数据版,截至2月5日15时,《哪吒2》票房突破52亿元,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四名。
《哪吒2》的爆火,令人感到有些意外。毕竟在预售阶段,《哪吒2》的票房仅在千万量级。此外,《哪吒2》的受众群体和《熊出没·重启未来》高度重叠,此前业内也预计会分流出一部分观众。
与《哪吒2》爆火同样令人意外的,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失利。
在预售阶段,《射雕英雄传》就狂揽3亿票房,豪取春节档预售票房第一名。加之肖战和徐克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以及金庸IP的影响力,射雕一度被认为会引领今年春节档票房。
但现实是,《射雕英雄传》上映8天累计票房5.98亿,最终预测票房不足7亿元。在专业影评平台豆瓣得分5.5分,远低于《哪吒2》的8.5分。
一连串的意外,引人深思。
某种程度上,这喻示着在电影领域,流量明星的光环正在失却和滑落。即便有大量粉丝“撑场面”,也不是电影能够火爆的保证。一部影片最终能不能火,还要靠千千万万普通观众用脚投票。
这也反映了,电影的内核和本质依然是内容。
纵观今年春节档的热门电影,不少影迷盛赞《哪吒2》特效惊艳,角色依然保持着少年的意气风发,勇敢无畏。《唐探1900》也因其独特的叙事背景和展现出的家国情怀,收获不少好评。
相比之下,手握大笔预售票房的射雕,虽聚焦在“侠之大者”的家国命题,但在影片中却未能充分体现。有影评人直言,全片灌入“古偶恋爱剧”式的影视工业糖浆,不可避免地让《射雕英雄传》串了味、失了焦。
电影激战背后,资方的压力也不会小。
作为《哪吒2》的主投主控方,本届春节档,光线传媒无疑是最大赢家。
据悉,作为《哪吒2》的主投主控方,光线传媒将约获得40%的票房分账,叠加衍生品授权收益,该片有望贡献超20亿元收入,将超越光线传媒2024年前三季度14.42亿元的营收。
《哪吒2》出品发行信息 来源/灯塔专业版截图
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上的布局已有时日。其成立的彩条屋厂牌,先后推出过《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姜子牙》等动画影片,其中夺得50.35亿元票房的《哪吒1》,让光线对于动画电影的布局更加笃定。
此后,光线在此领域的投入不断加码。2022年,公司成立光线动画厂牌,专注于中国神话宇宙开发。据光线传媒此前介绍,旗下团队已经梳理了数百个神话人物和故事线索,建立了完整的世界观体系,这在国内动画行业尚属首创。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也曾多次提到“中国神话宇宙”规划,表示该体系初步开发耗时二三十年左右,将动用全行业的力量,但最终规模可能比漫威大。
有分析指出,《哪吒2》的成功,将进一步巩固光线传媒在动画领域的地位,提升品牌价值,推动公司后续动画项目的开发和拓展,带来票房收入和衍生品等多方面收益。
激战之下,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当《哪吒2》尽情享受泼天富贵之时,春节档的另一部影片《蛟龙行动》却陷入了票房和舆论的双重困境。
上映8天,《蛟龙行动》总票房为3.02亿,在6部影片中票房垫底。豆瓣评分6.4分,其中不乏打一星的用户。
《蛟龙行动》豆瓣评分截图
即便在春节假期期间,博纳影业董事长、《蛟龙行动》总制片人于冬仍接受媒体线上采访,试图为影片开路。
他表示,因排片受限,影片口碑发酵较慢,希望影片可以长线放映。同时他强调,无论最终票房如何,《蛟龙行动》都将成为2025年影史的一部分。
行业瞬息万变,此前几年博纳在《湄公河行动》、《长津湖水门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难以完全复制。灯塔数据显示,《蛟龙行动》累计分账票房2.71亿,其中片方仅分1.07亿,大概率将面临不小亏损。
除了博纳和光线,本次春节档背后,还有众多资方。
《唐探1900》的出品方主要有6个,包括儒意影视、万达影视等,联合出品方多达24家;《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出品发行方,则以中国电影、浙江横店影业和天津联瑞影业为主。
在封神第二部、熊出没背后,则站着我们熟知的阿里影业和华强方特。
按照电影界“三倍回本”法则,电影的总票房要达到制作成本的三倍以上,片方才能开始赚钱。
所有参与其中的资本都期待着,春节档能带来尽可能多的票房和卖品收入,给寒冷许久的电影市场带来一丝暖意。
不同于当下的热闹,过去一年的中国电影业似乎陷入了困顿。
2024年各大档期,除了年初的春节档保持了大致正常的体量,包括五一档、中秋档、国庆档在内的各大节假日档期较2023年都有明显下滑。暑期档也一冷到底,票房为116亿元左右,较2023年同比下滑43.5%,几乎退回到十年前的规模。
对此,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直言,2024年,短视频、游戏、剧集冲击了市场,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电影作品缺乏大制作,缺乏让观众必须去电影院看的大片。
换言之,当下的市场中,过去几年积累的“片荒”效应正逐渐显现。
有资深影评人表示,与一般商品不同,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有其独特的生产制作规律。一部正常的大制作电影,标准生产周期约为两年(包括筹备、拍摄及后期制作),像《流浪地球》这样庞大复杂的项目,可能长达三年甚至更久。因此在疫情期间,电影行业几度停摆所带来的一连串后续反应,到2024年逐渐显现。
据广电总局公开数据,2020年至2022年,电影备案数量是近年来的低谷,其中2022年的影片备案数比2023年少了近1000部。一部电影在2022年拍摄制作的计划被耽搁延误,很可能意味着2024年原计划的上映时间也相应延后,造成片荒。
不仅是片荒。过去一年,动辄四五十元甚至上百元一张的电影票价被观众所诟病,此前高票补之下的9块9、19块9一张的电影票已经难觅踪影。
由于“去电影院看电影”并非刚需,越来越多的观众会在心里掂量,一部电影是否真正值得自己花费金钱和时间。
因此当《哪吒2》热映、当春节档屡破纪录时,人们都在看,这能否挽回旧日颓势,给全年的电影业开个好头?
毕竟作为全年第一大档期,春节档影片“拉新”意义重大,将会吸引众多低频观影观众走进影院。
更重要的是,和往年以喜剧为主线不同,今年春节档的元素更加丰富。有《哪吒2》、《熊出没》为代表的动画片,《封神2》为代表的玄幻片,《唐探》为代表的悬疑片、《射雕英雄传》为代表的武侠片,还有以《蛟龙行动》为引领的军事动作片。
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越来越专业,都预示着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中国电影业。这不仅能极大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还将助力一个又一个爆款出现。
举例来说,去年的贺岁档影片《好东西》并非大片,而是一部聚焦于女性议题的都市轻喜剧。但其跳脱出传统模式,对现代都市生活新颖深刻的认知与把握,引发广泛讨论,最终斩获7亿多票房。
在春节档大热门《哪吒2》身上,也不乏打破传统、重塑英雄,以及反父权方面的广泛社会议题讨论。
从这个维度看,多元化的内容,引爆的社会情绪,将有助于电影业重塑重振,开创一个新未来。
来源:创意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