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九十年代“黄飞鸿”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2-05 19:15 1

摘要:《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拍摄于1991年,这部功夫片以清末民初为背景,塑造了身怀绝技、匡扶正义、弘扬民族精神的黄飞鸿形象,影片中经典的“佛山无影脚”的决斗场景,让人记忆犹新。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拍摄于1991年,这部功夫片以清末民初为背景,塑造了身怀绝技、匡扶正义、弘扬民族精神的黄飞鸿形象,影片中经典的“佛山无影脚”的决斗场景,让人记忆犹新。

作为黄飞鸿系列的首部,李连杰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充满侠义精神和展示武术才华的黄飞鸿这一岭南武林人物。

黄飞鸿是粤、港、澳一带人们十分熟悉的民间武林人物,他是清代末年的广东人,曾在清代“黑旗将军”刘永福麾下做过教官,又做过广州民团总教头。他精通医术、武术,曾开设医馆“宝芝林”。

在香港影坛,黄飞鸿的传奇故事,很受电影制作人的青睐,据说香港制作超过一百多部有关黄飞鸿电影,创下香港电影相关人物故事的纪录。

当年,著名导演徐克要拍《黄飞鸿》,那谁来演一代宗师黄飞鸿呢?关德兴演了多部《黄飞鸿》,形象已深入民间,谁可接他的棒,改变先入为主的观众心中固有的黄飞鸿形象,而再创高峰呢?徐克早有安排,但一直不揭底牌。

后来确定由李连杰来演一代宗师黄飞鸿。当消息传出时,许多人心中都这样疑虑:他个子小,形象有点乳臭未干,他能演好吗?

拍摄前,李连杰本人也有点忧虑,但他信任徐克,他说演,那就抛开一切闲言碎语,一心演好他的一代宗师黄飞鸿,拿出他一惯的风格:“凡做的事,尽全力做好。”

徐克跟李连杰研究过,与其模仿已深入人心的关德兴的黄飞鸿,不如别树一帜以李连杰特色为蓝本的黄飞鸿形象。所以李连杰的黄飞鸿在形象上改变了,不只是英武、生机勃勃,还谈情说爱,更有人情味,在中西文化的背景冲突下,变化多端,是赋予了更新潮特色的九十年代的黄飞鸿,这点他们一致认同。

李连杰十分了解,自己很适合演黄飞鸿,他外表看似传统, 既爱中国武术,又极富那种国家民族的精神,内心里,他向往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潇洒,黄飞鸿的这外形和内心世界的矛盾,也正是李连杰的矛盾。

这接近自己心态的“黄飞鸿”,李连杰是喜爱的,在演的时候尽了最大的努力,投入其中,要演好一代宗师形象,李连杰是经过琢磨的,演黄飞鸿最重要能抓住他一代宗师的气概,风格,要打出威严和从容。而不是什么南拳、北拳,所以打法要力求稳重,多次落地停顿都露出宗师的威仪风度,这是李连杰对黄飞鸿的武打动作形象设计的基调。

那双手一摊的姿势,是李连杰设计出来的典型地表演了黄飞鸿的宗师本色,此外,在片中,他还自己设计了许多新的招式。看黄飞鸿打得很潇酒,比以前的“少林”系列等电影,好象轻松从容很多。李连杰被人问起时解释说:“其实一样辛苦,不过打的方法方式不同,而注重黄飞鸿最要紧的是有型,那适用什么具体拳法功夫。拍摄方法也很有帮助,使动作看来赏心悦目。

银幕上精彩的武打场面,背后是历尽辛苦和冒险的,在拍黄飞鸿时,他左腿意外折断了。在谈起伤势时,李连杰一派轻松,好似在谈论别人的经历一样,真的潇洒!其本人也颇有宗师风范。

《黄飞鸿》一片那气势如虹的动作场景,使李连杰的光芒再次投射出来,表现出极好的卖座力,在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等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李连杰因此成为香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徐克也因《黄飞鸿》而获得92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黄飞鸿》电影再次掀起了李连杰的功夫浪潮,为满足观众的要求,嘉禾电影公司决定加拍续集。

随后的第二部《男儿当自强》则承接了首集《黄飞鸿》的精神,继承民族自强意识,直接了当触及革命觉醒;特别是和甄子丹的棍法对决,堪称功夫电影最经典的打斗场面之一。

随后,李连杰又再接再厉,接连拍摄主演了《狮王争霸》、《铁鸡斗蜈蚣》、《西域雄狮》等“黄飞鸿”电影,奠定了李连杰影坛功夫巨星的地位,成为继关德兴之后,成功扮演了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的演员。

来源:武影星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