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掀起“中国风”热潮,多部影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并用现代观念激活古老故事,让文化基因在银幕上焕发新生。
(含点映及预售)
突破100亿元!
截至2月5日9时
2025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为
1.87亿
超2024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
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
《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
此外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
超北美票房成绩
位列全球第一
春节档电影:看中国传统神话的现代化表达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掀起“中国风”热潮,多部影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并用现代观念激活古老故事,让文化基因在银幕上焕发新生。
无论是“哪吒”还是“封神”的故事,都家喻户晓,春节档的这两部电影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编,讲述的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永恒情感,引发观众共情、共鸣。
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中国神话故事具有意义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也让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更具有现实意义,除了在视觉呈现方面参考了大量古籍和古代画作外,导演乌尔善表示,无论是故事层面,还是角色塑造方面,首先来自于传统,但要有所创新。
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导演 乌尔善
基于我们对《封神演义》原作和《武王伐纣平话》这段历史的了解,还有包括《武王伐纣平话》这样文本的研究,找到我们最关注的人物关系和主题,然后把它电影化。
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演员 那尔那茜
邓婵玉这样的巾帼英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其实是一种经典的人物形象,最终邓婵玉选择了站到姬发这一边,成为他的战友,去保护平民百姓,去守护这一份对家的大爱。
中国动画电影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上世纪,戏曲、水墨、剪纸、皮影等中式视觉符号,实现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动画美学。而近十年,中国动画人继续汲取和传承着传统文化和中式美学,结合现代技术崭新呈现,中国优秀动画电影再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 饺子
我们之所以要拍《哪吒》这个系列,也是因为我受到了以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哪吒闹海》的深刻影响。也想过他们那时候做出来的这些中国动画,为什么有这么浓烈的这种民族风格?他们的艺术水准为什么这么高?我们现在做《哪吒》,也是因为我毕竟看了这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我的创作当中就不自主地会把它们的营养都吸取过来。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副研究员 孙佳山
我们看到各种题材和类型都在深度挖掘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我们IP的塑造、IP的产生、IP的延续其实也开始以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清晰的参照,这是这在近几年的影视创作生产当中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共识,通过影视来挖掘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然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中华优秀,显然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不断的推动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破圈式传播。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