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破百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15:01 1

摘要: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至2月5日9:00,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春节档上映的六部新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为48.39亿元,独占半壁江山。

【导读】《哪吒2》票房突破51亿元,饺子导演成为百亿票房导演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2025年春节档顺利收官,《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最大赢家!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截至2月5日9:00,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春节档上映的六部新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为48.39亿元,独占半壁江山。

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数据仍在持续攀升。截至发稿,《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力压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两部影片合计票房超过百亿元。#饺子导演成为百亿票房导演#的词条也登上微博热搜首位。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5日下午,2025年春节档新片票房榜(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

来看详情——

2025年春节档新片票房突破100亿元

2025年春节档电影人气爆棚。国家电影局2月5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9:00,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

春节档上映的六部新片票房分别为《哪吒之魔童闹海》48.39亿元,《唐探1900》22.78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9.98亿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5.92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5.09亿元,《蛟龙行动》2.74亿元。2025年电影总票房为116.34亿元,观影人次为2.40亿。

此外,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第一。《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

春节前,国家电影局发布2025年春节档电影片单。国家电影局称,2025年春节上映的6部影片题材多元、类型丰富,主创阵容强大,市场关注度高,自1月19日开放预售以来,创下了春节预售总票房最快破亿纪录。

另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5日下午,2025年春节档新片票房榜(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

饺子导演成为百亿票房导演

2025年春节档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成为最大赢家。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超52亿元(含预售),力压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来累计逆跌5次,票房及口碑节节走高。

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4名。合并计算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两部影片的总票房已超100亿元。饺子导演也成为中国影史上新的一名百亿票房导演。

公开信息显示,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中国内地动画导演、编剧、制作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饺子此前创作的动画喜剧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曾获国内外多个奖项。

近期,饺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影片制作过程中曾寄希望能找到国际制作团队,完成一些重要的镜头。但是外包出去后,才发现效果不理想。国际顶级视效团队难免带着傲慢与偏见,顶级团队也可能用三流人员来完成项目。

饺子表示,真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还是来源于作品本身,剧本、故事、角色能不能打动全球观众,这些都是不能外包的。

此外,2月5日上午,《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官方微博账号发视频揭秘:导演饺子其实也参与了配音。电影当中,土拨鼠的领袖即“鼠老大”被哪吒暴揍后的哭声,就是饺子亲自配音的。在配音演员工作时,饺子也多次亲自上阵,为配音工作提出意见。

影视股“冰火两重天”

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新高,相关影片出品方的股价却两极分化。

2月5日上午,《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出品方之一光线传媒开盘即走出20CM涨停,截至发稿仍保持涨停状态。

然而,受《蛟龙行动》票房疲软等因素影响,博纳影业上午股价开盘跌停。同样跌停的还有《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

另外,《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主要出品方中国电影上午股价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达到9.91%。截至午间收盘,中国电影股价报10.57元/股,跌幅为8.88%。

浙商证券传媒团队分析春节档票房特征认为,影片质量为王,宣发流量与最终票房未一一对应。同时,单个流量明星或话题也难以带动整部影片的票房。与近几年游戏从渠道为王向游戏品质主导过渡一样,当前时间点观众心智更为成熟,对影片的质量要求更高,好的影片通过口碑发酵方能获得票房成功。目前虽然长片市场受短视频冲击较大,但是在重点影片档期、院线整合和AI影片制作方面仍有较大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互联网传媒团队则提到,春节档后电影市场依旧面临较大挑战,头部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来看,除春节档外,2025年上半年已定档的关注度较高的影片仅《美国队长4》,待定档影片的整体制作体量亦不及春节档的作品,电影市场仍面临较大挑战,单银幕数据或有进一步下滑风险,可能会加速产业链各环节集中度提升的进程。

该团队进一步认为,2025年将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关键转型年。相比较之下,影投更能影响旗下影院的实际经营,其中影投公司的合并更具看点。在内容制作层面,由于“马太效应”的加剧,“大片”的制作方可能更谨慎,除已在动画电影方面屡获成绩的光线传媒外,现实和科幻题材的大片制作公司数量将进一步压缩,头部效应更加明显。

编辑:江右

校对:王玥

制作:鹿米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来源:晓晨科技论

相关推荐